让黄河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6月23日 10时24分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争取到2025年,黄河文化的发掘研究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实现有效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规划》的印发实施,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提供指引和保障,各省区市也纷纷推出相关举措,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让黄河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山东:文物保护“举措硬、效果实”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委宣传部印发《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要实施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大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力度,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世界遗产4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不可移动文物近1.7万处。

  为助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实效,山东省立足齐鲁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文化遗产分布特点,通过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4类主体功能区,坚持轴带贯通、区域协同、高地支撑,构建“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格局。“一廊”指黄河下游文化遗产保护廊道,“一带”指大汶河国家级生态文化带,“四区”指入海文化展示区、儒家文化展示区、东夷文化展示区、革命文化展示区四大特色文化展示区,“多点”指多点联动的黄河文化公园实体。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说,此前受客观条件限制,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存在“保护意识没有普遍树立”“活化利用不够充分”“考古队伍建设相对欠缺”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和重大文化工程,山东策划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打造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比如,针对黄河流域文物的安全问题,山东坚持树牢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履行好文物部门监管责任,织密扎紧安全网络。深入开展法人违法专项整治,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始终保持对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同时,推动工作力量向市县文保单位倾斜,加强预防性保护,注重日常养护、巡查和监测,完善“四有”工作,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赵益超说:“黄河流域的文物资源丰富,也十分珍贵。保护、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山东将继续做好黄河流域遗址考古项目。组织开展鲁西黄河沿线堌堆遗址、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等考古调查、勘探。实施铁门关遗址、垦利海北遗址等古港口码头考古发掘,完善对黄河文化遗产的综合认知。

  同时,山东文旅部门计划会同水利、黄河河务局等部门,分期分批实施德州禹王亭等古代治水纪念设施、聊城秦皇堤与金堤等黄河古堤遗存、山东打渔张灌区引黄闸等引水工程遗产、泺口铁路桥等黄河交通设施遗产的保护修缮项目。在具体保护利用层面,山东计划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推动刘邓大军过黄河革命文化线路、东平湖“三河六岸”遗产带、济南百里黄河遗产带等集中连片展示利用,打造红色体验之旅、黄河记忆乡愁之旅、儒学研学之旅等黄河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山西:从“濒危文化遗址”到“活着的古镇”

  位于山西吕梁临县的碛口古镇毗邻黄河,因河而兴。步入古镇,主街道根据山区、河流地形时曲时折,蜿蜒向前,原有的建筑依然保留着古朴的质感。然而,碛口古镇也经历过保护困局。长期以来,古镇的多数古商号古店铺均为个人居住,退去商贸重镇光环的碛口古镇产业萧条,许多人无事可做,生活十分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维修建筑。2000年前后,古镇遗存的300多家店铺,凡砖木瓦结构的厦檐和门面都变形开裂,摇摇欲坠,有的则已坍塌。

  建筑学家陈志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对于碛口古镇,很多人对村落保护毫无认识,认为那是破烂,恨不得马上把它拆光。如何说服地方,说服村民,是当时文物古建保护工作的最大难题。

  进入21世纪,碛口古镇被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授予一个称号——“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彼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虽然临县的财政支出捉襟见肘,但围绕碛口的保护宣传仍做了大量工作。临县开展了碛口古建筑群文物濒危程度普查建档工作,并根据普查结果研究保护维修批次;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发布《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碛口宣言》;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实地考察、编制碛口保护方案;聘请当地有威信、热爱文物、事业心强的农民为文物保护监督员;规范濒危古店铺古民居抢救维修审批手续;无偿为部分有价值的濒危建筑物提供抢救性修缮补助……在不断宣传下,当地人逐渐有了保护意识。

  古镇里开客栈的老马说:“碛口的居民为了保护这笔遗产,老房子尽量不翻修,尽可能保持原样旧貌。”“每当有文物专家来访碛口,县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总会特别重视,留心专家对碛口发出的每一个信号。”临县文物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回忆。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碛口古镇的保护力度,为做好古镇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历史悠久的古渡口,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朴小镇。如今,碛口古镇被誉为“活着的古城”,让黄河文明、古村镇文明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河南:黄河文物“镇河铁犀”重放光彩

  地处黄泛平原腹地的河南开封,是历史上受黄河影响最为深刻的城市之一。在众多治黄功臣之中,明代名臣于谦铸造了镇河铁犀,安放在黄河南岸,以镇黄河泛滥。不幸的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镇河铁犀也被黄河水患掩埋于地下,直到清代才被挖出。1949年后,镇河铁犀随着治黄事业取得成功得以较好保存,并于1963年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后来因缺乏有效管理,镇河铁犀及周边设施受损严重,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遭到严重破坏。

  文保人士“家在宋城”在2019年发现,铁犀全身多处遭到刻划和涂污,基座残损,铁犀北边两通石碑遭长期风蚀字迹难以辨认,铁犀亭及院墙等破败不堪,存在坍塌危险,镇河铁犀及周边设施现状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求严重不符,于是他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此情况。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得知情况后很重视,立即实地调查,采取措施开展修缮保护工作。到2019年年底,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龙亭区人民政府共出资110余万元用于修复和完善工作,并选派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修复后的镇河铁犀修旧如旧并加固青石底座,铁犀亭及另2处凉亭修缮一新,喷涂彩绘,消除了坍塌风险,铁犀北边两通石碑和南面修整新挖出的3通石碑也进行了修复清洗,重新搭建的院落围墙达300米。2020年5月29日,开封市有关部门还组织市民考察团实地参观重新对外开放的镇河铁犀,大家对保护现状予以肯定。现如今被安置在台座之上的镇河铁犀,成为河南又一处宣传黄河文化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河南将充分发挥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在河南的叠加优势,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示范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表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构筑一核引领(郑汴洛)、三极支撑(豫晋陕、豫冀鲁、豫皖苏)的建设保护高地,构建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打造黄河干流和伊洛河、贾鲁河、古济水—沁河、洹河、漳河、黄河北流故道、黄河南流故道、沿豫北太行山、沿豫西秦岭余脉等10条展示支脉。

  (参与采写:苏锐、朱萌、郭志清、张莹莹)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