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休闲不远走,方圆百里寻去处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7月06日 09时57分

  假期休闲不远走,方圆百里寻去处。随着短途游、露营等旅游方式兴起,县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赏美景、品美食、观戏剧、看文化……越发丰富的消费需求让更多的县城发现其中商机,尝试打造文旅特色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县城发现,产业容易特色难,亮不出“绝活”,不仅难以吸引游客,还会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文旅“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一是在于多数县城的先天资源禀赋并不突出,受限于交通、客流等各种软硬件条件,单纯依靠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来打开市场、闯出天地只有少数县城有这个条件;二是在于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受制于“门票经济”等惯性思维,产业建设粗放、开发层次偏低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

  想要亮出“绝活”,一方面,得练出“一招鲜”的本事。先天优质的文旅资源终归少,对于大多县城而言,产业发展要摆脱“大开大合”的打法,在深度发掘文化资源上下功夫。我国拥有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雄伟壮奇的山河不能处处见,但丰富多样的文化却是家家不同。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价值、文化底蕴,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产品标志,在讲好历史故事、文化故事与产业故事的同时,抓住游客心理,打动情思,定能提升体验,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得提升“融会贯通”的智慧。在一个县区当中,文旅资源禀赋集中一处的并不多见,资源分布零散、类型多样是大多县城面临的问题。要在文旅开发的过程中进行通盘设计规划,学会算大账,摒弃只顾地方利益打小算盘的思想,在县域范围内实现不同种类、不同区域文旅资源的有序整合,形成相对完整和闭合的文旅产品消费链。同时还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打造“文旅+”布局,让文旅不仅是文旅,而是成为康养、体育、商业等更多产业的“增效器”。

  在发展过程中,县城必须要谋定而后动,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切忌一哄而上,如果落入“千城一面”的俗套,甚至成为乡镇房地产的变种,反而不美。(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万 政)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