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传承传递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7月15日 10时45分

  7月13日,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文明》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承办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全球文明传播”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众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文化全球传播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价值内涵,可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交融互促,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表示,7月13日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纪念日。北京首次成功申奥20多年来,奥林匹克文化与全球文明传播的关系愈发密切,依托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文明传播也在全面铺开。随着北京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中国的奥运故事进一步丰富了全球文明的内涵。与此同时,世界已经进入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时代,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力不断加强,世界人民交往渠道日益多元。借助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传播,中国故事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交相辉映。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介绍了《文明》杂志社为致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他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团结与繁荣的宝贵,证明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不断传播的过程,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方案以文明交流互鉴和文明对话为基础,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传承传递,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娄晓琪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重要平台,它超越种族、文化、等级、地域的限制,体现了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存、共同参与的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能够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创造性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表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事,也是全球最大的媒介事件之一。奥林匹克运动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使不同文化的传播更具多元性与互动性。“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不断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同中国文化的交融。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世界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全球文化传播、文明对话提供了重要借鉴。”李怀亮说。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秘书长、首都文明工程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季燕京表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经济理性”“科技理性”“生态理性”的理性特质。“奥林匹克理性”就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文明瑰宝,未来将在全世界延续、传播与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丹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体现的价值属于全人类,表达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弘扬了人类自由、勇敢、团结、向上的精神,也为中国和世界搭建起民心之桥,提供了一个多元的沟通途径。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