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惊涛拍岸的壮美海景、欣赏鬼斧神工的地质大观、品味千年传承的海丝文明……近日,“2023美好中国行·遇见最美1号滨海风景道”——中央媒体、名作家采风福建行活动举办,邀请主流媒体记者、知名作家、旅游名博主、著名摄影师等组成采风团,深入福建沿海六市一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平潭)采访采风,体验福建滨海旅游新魅力,感受福建文旅经济新活力。
“2023美好中国行·遇见最美1号滨海风景道”——中央媒体、名作家采风福建行活动采风团合影
闽山闽水物华新
时值金秋,丹桂飘香,八闽大地景色如画。沿着1号滨海风景道走来,从宁德到厦门,从惬意到浪漫,“山”的魅力、“海”的风情完美交融,吸引着八方游客接踵而至。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福建旅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86.89%,环比增长33.21%,旅游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05.10%,环比增长43.65%。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9月5日,采风团一行走访了“画本”霞浦。曲折蜿蜒的黄金海岸线,历经千万年风浪的洗礼,呈现出如梦似幻的美丽画卷。1号滨海风景道(霞浦段)串联松山等4个乡镇(街道)和高罗等景区景点,助力沿线52个村庄打造文旅村、文创村等,持续带热民宿、餐饮、农业观光等产业,受益群众超16万人。
“绝美海景,尽览天地之美”“蓝天绿水,岚岛风光无限好”……9月6日至7日,采风团一行来到岚岛平潭,欣赏自然美景、感受海滨风情。走进68海里景区,怪石嶙峋、海湾曲折,石滩风景十分壮观。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景区以“观海赏岩、遐想发呆、品鲜追泪、情怀两岸”为主题,先后打造了猴研三岛、中心渔港68集市等,广受游客欢迎。
“来平潭,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山海美景,还可以体验趣味新颖的旅游项目。”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介绍,近年来,平潭围绕“国际风范、青春时尚”主题主线,聚焦“星辰大海浪漫岛、音乐艺术欢乐岛、品牌赛事活力岛、旅游体验舒心岛”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打造高辨识度的平潭国际旅游岛,成为众多年轻游客青睐的旅游打卡地。
提及海的浪漫,自然少不了厦门。“这是一座浪漫之岛、音乐之岛、诗意之岛,每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彭军介绍,1号滨海风景道(厦门段)串起了厦门海湾绵长炫目的风景线。“游客漫步于沙滩之上,可感受轻柔的海风,听海浪的声音,看美丽的海景。”
“福建山水,清新动人、风光旖旎,给人以精神的滋养、灵魂的涤荡。”行程结束,采风团成员、旅游达人王阳说,“后续还要带着家人一起来。”
产业深融活力足
闽在山中,也在海中,山与海塑造了独具特色的福建滨海文旅资源。近年来,福建沿海六市一区结合自身特色,推动文旅融合百花齐放。
行走在厦门,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交融;漫步漳州古城,闽南韵味的古城风貌让游客流连忘返;相聚平潭,开激情赛车、玩风筝冲浪、打帅气棒球、追浪漫蓝眼泪……近年来,福建省依托“多山多水多绿、天蓝海阔岸长”等优势,积极打造1号滨海风景道,努力实现“交产文旅多元融合 山海城村协同发展”。
霞浦县东壁村依山傍海,是国内滩涂摄影的“网红”打卡点。作为1号滨海风景道(霞浦段)上精品民宿的先行者,东壁村拾间海民宿的“回头客”遍布全国,这里还是福建省第一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每逢假期,民宿客房总被抢住一空。”民宿店长林琥洋笑着说,“不少回头客还邀请好友一同过来。”
霞浦滨海风景道 郑戈 摄
近年来,借着霞浦县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许多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黄陈耿介绍,宁德积极发展滨海旅游,推动酒店和民宿等产业发展,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
方寸贝壳,刻画万千世界。9月6日下午,在国家高级技师、平潭贝雕非遗传承人詹胜的引导下,采风团一行参观了平潭海峡民间艺术馆。走进展厅,千奇百状的贝壳被精心雕琢成花鸟、山水、人物等,远观造型优美,近看栩栩如生。“贝雕作品很受欢迎,不少外地游客专门来馆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手造魅力。”詹胜介绍,在政府的推动下,“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实现了跨界融合,也让平潭贝雕焕发出新的光彩。
平潭海峡民间艺术馆内的贝雕作品 记者 刘镇豪 摄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诗人余光中笔下的《洛阳桥》,是众多国内外游客倾心泉州的心声。
山海相逢,文旅相融。走进“世遗之城”泉州,历史与现代在此邂逅。游城南、赏非遗、品美食,是游客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体验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教育文体旅游局文广旅游科副科长林银锋介绍,近年来,全区整合资源,积极引进八仙过海等重大文旅项目,打造集网红打卡、沙滩艺术演绎、主题研学等于一体的滨海旅游会客厅。今年夏季,全区滨海日均接待游客达4万人次,同比增长54.4%。
挖掘潜力促发展
一路风景一路歌,好山好水好故事。福建是滨海旅游大省,也是我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美誉,发展滨海旅游潜力巨大。
“1号滨海风景道”是福建打造的旅游新亮点,是福建海洋经济、文旅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福建打造“七沿”文旅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吴立官表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正在与交通等部门共同努力,让“1号滨海风景道”实现“处处都是旅游目的地”。
2022年6月,在福建滨海旅游联盟工作会议上,福建沿海六市一区文旅部门共同成立福建滨海旅游联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1号滨海风景道”标识,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1号滨海风景道”23大类注册商标,做大做强“海上福建”品牌。
在莆田,青山绿水相辉映,自然人文相交融。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玉庆表示,将立足特色优势资源,以全域旅游思路为指引,重点实施湄洲岛岸一体及“湄洲岛+”发展行动、1号滨海风景道建设与串珠成链行动、莆田“心海福湾”文旅品牌形象宣传推广行动等,推动莆田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海尾观景台 郑戈 摄
依山傍海、风土灵秀、物产富饶、气清景明……穿行于1号滨海风景道(连江段),每一眼都是风景,每一步都是诗情。连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洪滨表示,下一步,将整合资源,把1号滨海风景道(连江段)及其联动区域打造成集海峡(对台)文化、滨海风光、渔旅融合特色风景道。
素有“东海绿洲”之美称的漳州市东山县,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里是一个烟火气与浪漫完美结合的地方,月牙形海湾湾湾相连,各具特色,非常漂亮。”东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方雪萍表示,将围绕主岛环岛公路,因地制宜将独有元素融入滨海风景道,为游客带来更多样的旅游体验。
眼下,“来福建,坐火车,一路山海一路歌”金秋文旅推广季活动已经启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推动“海洋经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迎接国内外游客“来福建 享福气 自由自在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