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把麦克风还给真正的实力者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5月17日 09时59分

  “我是中国歌手XXX,我申请出战。”现象级音综《歌手2024》时隔四年重启,一场直播下来,两位外国歌手拿下前两名,让沉寂许久的华语乐坛来了场“大地震”。

  全开麦、不修音、直播一遍过,《歌手2024》的一套组合拳竟成了华语乐坛“照妖镜”。歌手怕开嗓,听起来是笑话,没想到是现实。这一边部分歌手们还在战战兢兢“婉拒”真唱,另一边观众们可再也坐不住,开启“摇人”模式。

  “五旬老太守国门”的热梗出圈,不仅是《歌手2024》里华语歌手面临的窘态,更是华语乐坛后继无人的真实写照。那些被网友们喊来支援那英的唱将,定睛一看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那批人。

  凤凰传奇、韩红、张学友、龚琳娜、韩磊、腾格尔等老牌实力歌手就不用说了,连稍微年轻一点的邓紫棋、周深、袁娅维等,其实也已经至少出道十年。

  事实证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被数据、流量包装出来的,只能活在录音室里的所谓“歌手”,根本不值一提。而平时吃尽流量红利的偶像歌手和粉丝,这一次也几乎集体哑火。

  网络呼声不断高涨之下,韩红成为首位揭榜自荐歌手,随之一批歌手也纷纷表态愿“请战”参赛。但在巨大的流量面前,歌手们不能只想着“蹭”一波就跑,这样既违背了节目的设定,也辜负了观众的期待。

  《歌手2024》用一种非常原始的方式,迎来了“泼天的富贵”,其本身带来的思考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长久以来“流量为王”的模式,腐蚀了音乐人的创作力与远瞻性,它让耳朵服从眼睛、点赞赢了嗓音,在此影响下的歌手与歌迷,无不陷进这种流量怪圈里。当撕开这层虚假繁荣的遮羞布后,部分歌手还在循着思维惯性,只想着“蹭到就是赚到”实在可悲。

  还有些人将网络玩梗上升到“国家”高度,让音乐交流变了味,更是一种误解。急得许多网友赶紧到节目官微下表示,玩梗归玩梗,千万别失了公平与胸襟。

  “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从结果导向来看,正是“迎”进来的这些外国歌手,成功搅动了华语乐坛“一潭死水”的现状。如何对抗“世界列强”?还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被激起胜负欲的内娱歌手们想要“赢”,根本没有捷径可走,用实力说话就是唯一的答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今实力歌手断档、青黄不接的最大原因,或许是市场并没有给实力者握住麦克风的舞台。

  现在的歌手想要出圈,可以是人设讨喜、旋律洗脑,又或者是病毒式营销、短视频推流,而最重要的歌唱实力有时还成了“劣势”,被批只顾炫技毫无感情。

  有网友说得好:唱得烂、假唱、修音、控评虚假繁荣等恶习不被拉出来批判,却对唱功好的歌手吹毛求疵,才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把麦克风还给真正的实力者,不要让“百万修音师”代替歌手发声,也别用“假唱”考验每一位去演唱会的听众,歌手被“直播”吓到的笑话,我们听一次就够了。(完)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