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手段切断“黄牛”利益链,捍卫购票公平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08月07日 09时40分

  暑期热门景点抢票,普通人守着预约界面、卡着放票时间点,往往还是遭遇秒无;“黄牛”、导游却早早放话有票、接受预订。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的案情显示,多名犯罪嫌疑人联手,有人研发针对景区、高校的抢票软件,有人通过网络发帖吸引客源,不到一个月,犯罪分子非法牟利30余万元。

  热门景区和高校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分配票源,尽可能维护公平公正的预约购票秩序,保证每个人机会均等。但毕竟票源有限,技术“黄牛”从中嗅到商机,开发出抢票软件。据介绍,“抢票工作室”由一名“黑客”和多名键盘手组成的一个黑色产业链小集团,针对不同景点设计不同的抢票软件,再通过网络发帖等方式吸引旅游从业人员,同时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含有高校名字的帖子,吸引客源,兜揽生意。原本免费的高校参观票,因此被炒到一张200元,游客高价下单。

  无论是传统“黄牛”还是技术“黄牛”,都侵占了公共资源,加剧票源紧缺,扰乱了正常的预约参观秩序。面对不断升级的技术“黄牛”,法律法规也在同步加大打击力度。今年7月,已有开发、利用抢票软件牟利的13人,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海淀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法律实施硬打击,软件也要补漏洞。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团伙开发的抢票软件成功率达到50%到60%。高成功率暴露了部分景区和高校预约系统存在漏洞。早在2018年,为防范各类恶意抢票插件,铁路12306启用了慢速排队机制,系统会识别并将疑似机器或外挂抢票的用户列入慢速排队队列,减少了“黄牛”的客源。景区和高校预约系统不妨借鉴这一设计思路,优化预约系统,用技术打败技术,让“黄牛”无插队之机可乘。

  线上抢票时代,有形的队不见了,无形的队其实还在。只要有人插队,无论借用何种手段,都是不道德的,也涉嫌违法。以前常去热门景点、高校门口逛逛的执法队伍,如今也该常上网看看,以硬手段切断“黄牛”利益链,捍卫购票公平。“票都去哪儿了”,不该总是一个问题。(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霞)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