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入境游市场 桂林旅行社有新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0月17日 10时23分

  进入10月以来,桂林的一些入境游业者一刻不得闲,国庆假期从第一天忙到了最后一天。事实上,从3月开始,桂林入境游就开始红火起来了。不过,业者也表示,作为老牌入境游目的地,桂林想要持续提升吸引力,还需要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在营销、产品、服务上进一步打磨。

外国游客在桂林阳朔游玩 本报记者 陈晨 摄

  “以前国庆假期一般不会成为入境旅游团首选的时间段。今年我们也提前告知境外合作商,出行尽量避开7天长假,因为景区人多、各项资源也紧张,但依然有不少外国游客选择这个时候到中国旅游。”采访中,有桂林旅行社业者告诉记者,忙碌其实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了,相比2019年同期,桂林多家旅行社接待外国游客数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恢复。

  记者联系到桂林西班牙语导游易锋时,他刚刚送走了一批西语区的游客。7天时间,易锋带了3个入境旅游团。“我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忙了,特别是5月份之后,基本属于连轴转状态,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到两天。”易锋告诉记者,“整个西语区客源地市场恢复比较快,尤其是西班牙,因为免签的缘故,游客增长很快。”

  “国庆假期,我们接待了8个入境旅游团,主要来自欧美,尤其是德国、法国、西班牙等享受免签政策国家的游客比较多。”桂林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助理江濯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多项利好对入境游市场的政策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我们的业务量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0%—50%。”

  桂林海纳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赵勇同样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非常忙碌。仅桂林方向他们就接待了十几个入境旅游团,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国家游客增长趋势明显,8月中上旬,欧洲游客到访进入高峰,桂林地区的小语种导游‘一导难求’,国庆假期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是9月份的三分之一。”

  广西晨晖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陈曦也感受到免签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从桂林区域来说,欧美游客,尤其是欧洲方向的入境游业务恢复速度正在加快。“此外,桂林对东盟国家有144小时免签政策。东盟国家的入境游业务也在恢复,很多同行开启了包机业务。桂林整个供应链的恢复情况也很不错。”

  采访中,有业者表示,入境游客在出游需求上有了新的变化,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考验着目的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现在的入境游客需求更加趋向多样性。比如用餐,要求突出本地特色。不含晚餐的产品比较受欢迎,游客希望能有时间自己探索桂林美食。在景点选择上,有游客会选择一些较为小众的景点。”江濯尘说。

  赵勇也观察到,小众、人少、体验感更强的产品比较受欢迎,如探洞、农活体验等。“外国游客对具有桂林本地文化特色的民宿接纳度也越来越高。”

  有业者告诉记者,桂林是传统的入境游目的地,经常与北京、西安、杭州、上海连成一条线。比较常见的游览顺序有两种:一种是北京、西安、桂林、杭州、上海,另一种是北京、西安、杭州、上海、桂林、香港。随着入境游的持续恢复、外国游客出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内新兴入境游目的地的不断涌现,老牌入境游目的地如何持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成为业者探讨的重要话题。

  “细致的服务是让一个旅游目的地保持长久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可以从服务上做一些针对性的细化。”江濯尘认为,从旅行社的角度来说,可以尝试提供更多温情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比如,要求导游和司机师傅主动服务、微笑服务。在接站时主动帮游客拿行李,在行程中多问候、多关心。“在产业链上下游方面,比如在景区景点,是否可以设置一些老年人和残疾人专用通道,方便轮椅上下等。”江濯尘建议。

  “目前,桂林有一些景点不能线上预约购票,导游需要带客人护照原件现场排队购票,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游客体验也受到影响,希望相关景点可以提供购票便利。”在提出相关建议时,赵勇还提到,旅行社需要加大在境外社交平台的宣传投入,比如Tiktok,以提升景点在境外年轻游客、东南亚游客心目中的品牌知名度。

  有业者表示,桂林以自然山水著称,如何让游客在观光休闲的同时有更多文化体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游客对服务要求更加细致,在产品体验上也更在意文旅融合,体验度高的产品更受欢迎。”陈曦告诉记者,“比如我们在产品中加入了桂林地区少数民族的油茶文化体验,反馈就非常不错。”综合这方面的实践经验,陈曦认为,未来,旅行社可以在产品中尝试加入更多非遗体验,进一步丰富游客在桂林的文化活动。“因为看好入境游市场,我们会进一步加大业务投入,拓展更多客源市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