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米出发 打造“枫泾大米”IP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4年11月12日 09时51分

  记者 商慧

  收割、打谷、脱壳、筛选、碾米……日前,一场在金山区枫泾镇新元村举行的枫泾大米开市活动,宣告着这个全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镇今年又迎来收获季。从一粒米出发,金山区食品产业正在加速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枫泾大米”IP。

  水稻要丰产,得从选好一粒种子开始。枫泾镇正尝试探索在部分村逐步推广试种新品种的再生稻。上海枫泾农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再生稻谷粒充实度和米质都比头季稻好,稻米光泽好、腹白小,品质及食味均比头季稻好。以“香夏两优8773”为例,这个品种的水稻全生育期120.7天,粒长6.8毫米,长宽比4.1,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

  活动现场,收割机、轧米机、爆米花机隆隆作响,市民游客在自然风光中体验稻谷到米粒的神奇转变,感触一场粮食的溯源之旅。“没想到平时吃的饭是这么来的。”看着稻谷从谷穗脱壳变成洁白的米粒,小朋友沈逸晨也把水稻与餐桌上的米饭画上等号。

  从一粒米出发,枫泾镇不断拓展大米产业加工规模和深度,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稻米加工销售为支撑,以米制食品产业为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稻米种植加工产业集群。

  “枫泾镇的状元糕、粽子、米糕成为了风土美食中的‘名角’。”枫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鲁磊表示,目前枫泾粽子年销售额已达亿元规模,从中走出的叶聚兴、糯王府等品牌也从家庭作坊发展到了投资建厂,产业化扩张的路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去年6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全市特色民居村落风貌保护调研,将新元村作为启动沪派江南特色村落保护试点的首发地。这里保留着上海最完整的棋盘状水系,保存着“水围村、村包田”的传统江南农业生产风貌,体现了江南地区悠久的稻作文化。

  新元村党总支书记沈伟峰透露:“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沪派江南等工作,不断在枫泾集聚起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田园观光、民宿群落,促进‘农文旅’融合在枫泾落地生根,从而有效承接乐高乐园的溢出效应。”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