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贵州民族手工艺产品走得更远更好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3月07日 14时27分

  “20年前我带领设计师走进贵州深山,被绣娘手中精美的绣品深深吸引,从此开始扎根下来培训绣娘,打造工坊,对接订单。经过20年发展,培训了25000名绣娘,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探索出一条民族手工艺数字化、时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创新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说。

  贵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手工艺作为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智慧,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如何让贵州民族手工艺产品更好走向国际市场,在贵州深山深耕20年的夏华有深入的思考。

  民族手工艺产品需要数字技术赋能,搭建民族手工艺数字化产业平台。夏华说:“我们组建了中国绣娘数据库和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建成以后,我们发现全球设计师都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创新创作,一年可以创造出1.5万多个新的民族文化产品,大大地激活了市场。”

  中国绣娘数据库已收录2.5万个绣娘信息,可以标准化了解绣娘技法、工时费等信息,已经有400多个国际品牌和1600多个设计师在数据库里和绣娘合作。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已经有8900多种民族美学纹样。“这些图腾和纹样一个个收录后,经过提炼二次设计变成现代美学符号,也成了设计师最爱的纹样数据库。”夏华说。

  “经过努力,2024年,我们架构起了手工艺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夏华介绍,现在大家不仅可以在数据库里寻找纹样和绣娘,还可以在数字化的交易平台购买数字确权产品以后做二次设计,全球的设计师、消费者都可参与。设计完成后再经过供应链形成实物产品,面对消费者开放交易,实现了数实融合的产业化平台。

  除此之外,还要与科技融合引领民族手工艺成为新消费热点。夏华说:“我们和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AI辅助设计平台,让消费者能成为设计师。”消费者可以在线下空间选取纹样后,发出指令,利用纹样设计一条连衣裙、一条围巾或一双鞋。AI辅助设计不到1分钟就可以出现设计方案,消费者选取这个方案后可以通过供应链做个性化的定制。夏华说:“相信有了数字化赋能,一定可以让贵州民族手工艺产品走得更远、更好。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