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突破1.2亿只,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催生出千亿级“它经济”蓝海。随着老龄化加剧以及在单身经济的作用下,宠物角色从“陪伴者”向“家庭成员”转变,携宠出游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和银发族品质生活与情感联结的重要符号。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人宠和谐的新文旅生态,备受爱宠人的关注。
共拓服务边界
携宠旅行涉及到吃、住、行、游、娱等多个环节。在出行方面,多以大巴车与私家车为主,不过近年来航空业和铁路的宠物运输服务也在频繁“上新”。当前,国航、南航、川航等航司都开通了宠物托运服务,不少航司已在“宠物友好型”服务方面进行新尝试,如海航、南航、东航等航司开通了“人宠同舱”服务。作为国内首家推出宠物进客舱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早在2018年就开始运营限定条件下的小动物进客舱服务。
铁路方面同样也在探索。今年4月10日,全国首批宠物铁路托运服务启动。试点阶段,宠物高铁托运服务可在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杭州东5座车站间的10趟高铁办理。
除了部分顶级和高星酒店,不少民宿将“宠物友好”“接待宠物”等标签作为招徕旅客的重要手段之一。飞猪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宠物友好”“可带宠物”等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约60%。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含“宠物友好”标签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
文博场馆与景区在场景化创新方面也在持续打开增量。去年,上海博物馆举行“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期间,还曾举办“博物馆奇‘喵’夜”活动,欢迎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今年3月22日,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首个"宠物友好日"正式开启,近百名游客携爱宠走进园区。景区正从“一刀切禁止”转向“分区管理”,以差异化服务激活新消费场景。
共创旅游新体验
携宠旅行市场一片蓝海,吸引相关企业积极布局。据悉,目前宠物旅游的头部企业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周末城市周边游、节假日国内长途游,甚至出境游,“毛孩子”的足迹越来越广。2024年6月,爱宠游携手勃林格殷格翰共同打造国内首个人宠包机出境游程,20余只宠物狗跟随主人前往泰国,共同度过一周的愉悦时光。
为了让宠物狗有机会探索全国各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北京乐宠乐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于2024年发起了一项名为“带宠中国行”的项目。其创始人张绍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乐宠乐行带着“毛孩子”已先后去到过云南、新疆、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尽管面临季节变化和宠物适应新环境的挑战,项目通过细致规划的路线和对宠物的特别关怀,赢得了不少宠物主的青睐,目前该项目的复购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无论是冬天看雪,还是夏天看海、看草原,亦或是春秋季爬山,在整个旅途的设计中,更多的还是以宠物为中心去做好全流程的服务。”张绍鹏谈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新退休人群喜欢参加携宠旅行的活动。
张绍鹏表示,尽管如今仍存在有些景区拒入、酒店拒住等问题,但相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公众对携宠出游接受度、包容度越来越高。不过,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携宠出游的路线设计多偏向自然类、生态类。据悉,今年五一期间,不少人选择了沙漠探险、海滨踏浪、生态徒步、爬山等特色“宠物友好”线路。
共建“宠物友好”生态
携宠出游不仅是消费升级的缩影,也是人宠情感联结与生活方式的深度整合,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张绍鹏认为,户外活动期间,养宠人需要自觉约束自己和宠物的户外行为。尤其是在有老人和小孩的景区或目的地,需要尽量把绳子牵得短一些,避免影响到其他游客。同时也要在宠物排便之后,及时做好清理。“外出旅行的时候,我们也会提醒家长们携带好出行需要的床单被罩和生活用品,不要给狗使用酒店的毛巾等,以确保入住酒店的清洁和干净。”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愈发迫切,也促使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苏州等不少城市加快探索“宠物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推出多项政策,完善各类设施和服务。如2024年5月份,深圳机场借鉴国际经验,打造全国首个宠物候机厅,实现猫狗分区与全流程服务;在被誉为“遛宠天花板”的上海徐汇滨江,这里不仅有的免费萌宠乐园,还汇集了一批宠物友好店等。
一些咖啡、书店及酒店品牌等各路玩家也纷纷入局。作为国内连锁饮品界首个开设宠物友好店的品牌,星巴克有意将部分靠近公园、公共绿地、湖的门店,设为宠物友好店。2023年5月,亚朵与小宠科技共同推出“爱宠套房”,打造宠物友好居住场景。部分景区如杭州西溪湿地、三亚亚龙湾、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也已开辟宠物友好区域,提供宠物推车租赁、饮水点和活动草坪。
从城市到乡野,从博物馆到高山海滨,“毛孩子”的足迹正不断拓宽它们的生活半径。当越来越多的景区敞开怀抱,当交通与住宿的藩篱逐渐消弭,携宠出游的蓝海之下,一场关于尊重、包容与共情的文明实践正在悄然生长。(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