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7月02日 09时57分

  进入夏天,气温升高,稍一活动就免不得出一身汗。市级非遗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喜梅却笑着说:“夏天反倒适合做漆器,温度高,漆干得快、干得透。”

  郭喜梅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有一间工作室,名为“梅艺漆坊”。这是一座村子边上的二层小院,院子里新栽种的漆树还不及人高,黄绿色的漆树花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走进工作室,桌子上摆放着漆艺茶台、茶杯,墙上挂满漆画,各种漆器作品琳琅满目、色彩艳丽。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此,郭喜梅专门在刘家堡村请了一名村民负责接待。

  刘家堡村离市中心30多公里,为什么要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开工作室?

  “这里的环境和乡村活态文化深深吸引了我。”郭喜梅说道,“第一次来这里参观,正赶上村里的市集,结束以后,地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垃圾。夏天晚上,听到水渠里青蛙鸣叫,心一下就安静下来,创作就需要这样安静的环境。”

  刘家堡村是明代大学士王琼的故里,史载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筑堡屯兵之地,因而得名。村子里有不少闲置的老院子,十分可惜。

  为把这些老房子利用起来,2020年起,刘家堡村开始集中整治乡村环境,实施了雨污分流、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工程。同时翻新改造村民闲置房屋,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驻,以非遗技艺展示、制作体验、产品销售为核心,保护、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一个个寻常农家小院摇身一变,成了非遗传承“工作坊”。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釉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学强、王志平夫妇第一批入驻。“当时听说刘家堡村要打造‘非遗文化一条街’,我主动找到村里,希望能在这里成立工作室。”王学强笑着说道,“真是来对了!”

  走进王学强的“见初”陶艺工作室,一排排展架上,釉色各异、器型精巧的茶具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站在一旁细细端详、连连赞叹:太漂亮了!

  这天,太原市民林双带着女儿来体验陶艺课,课上了解了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学习灌浆和修坯技艺,并亲手做了一个杯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学,体验感很好,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林双说。

  “每到节假日,来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和研学的学生排得满满当当。刘家堡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喜欢黑釉陶器。”王学强说。

  目前,刘家堡村共进驻太原剪纸、西华门舞狮、太原锣鼓等40多个非遗、手工艺项目。刘家堡村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等开展特色研学课程,成为山西“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劳动教育基地”。

  非遗进入农家院,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也带火了乡村旅游发展。刘家堡村连续4年举办“堡里有年味民俗花灯会”“鼓神节”“社火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刘家堡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非遗旅游村寨”。

  “我们希望借助非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刘家堡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