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暑期进乡村 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5年08月25日 10时19分

  红衣为甲,知识作舟。今年暑期,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学生暑期进乡村”2025年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开展,湖南16所高校的335名大学生志愿者分赴省内14个市州的50个村(社区)开展文旅志愿服务,用青春足迹点亮三湘四水,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志愿者为当地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 主办方 供图

  提升乡村魅力

  志愿队员不畏酷暑,以专业赋能乡村发展,用实践诠释青年担当,用青春动能提升乡村魅力。

  在浏阳市龙溪谷景区,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志愿服务队以“沉浸式研学”模式深度参与龙溪谷特色民宿运营。团队运用专业知识,策划了“智慧入住优化”“在地文化体验活动设计”等12项提升方案,助力当地民宿向标准化、特色化进阶。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龚曦感慨:“志愿服务不是单向给予,学生在解决实际难题中获得的成长,远胜课堂模拟训练。”

  这支志愿服务队还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开展直播卖票活动,推介优惠措施,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2.1万。“直播时,龙溪谷景区特惠票单场领取超200张,周末专场直播创下‘次日景区接待量翻倍’的纪录。”志愿服务队队长杨陈曼开心地说。

  在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柏春葡萄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公园与旅游学院志愿服务队化身带货主播,宣传“葡萄采摘+向日葵花海+荷花池观光”的乡村旅游路线,短短2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上万人次观看。

  在株洲市炎陵县青石岗村,这支志愿服务队成员挖掘史实、打磨讲解词,并制作短视频,让红色记忆焕发新活力;立足生态与红色资源,撰写《青石岗村旅游发展建设性意见》及宣传手册,规划7处打卡点、3条路线,助力村落向“网红打卡地”蜕变。

  在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桴江村,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为期12天的墙绘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百余平方米墙绘创作。“这些墙旧貌换新颜,瞬间点亮了整个村庄,感谢南华大学的师生。”一位桴江村村民说。志愿服务队队员蒋欣怡深有感触:“亲手绘出乡村之变,看到村民驻足欣赏的那一刻,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守护文化根脉

  这个暑期,湖南高校学子在三湘大地上守护乡村文化根脉,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在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湘潭大学志愿服务队队员蒋雨婷身着民族服饰,指导游客体验女书。长沙游客王女士完成了第一个女书字:“这比印刷体有灵魂。”蒋雨婷指导游客体验女书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播放量超50万次。

  在湘西州凤凰古城沱江畔,吉首大学志愿服务队开设的蜡染体验课场场爆满。当蓝白相间的布匹从染缸取出,游客无不惊叹图案之美。

  在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禾滩镇禾滩村,湘潭大学商学院志愿服务队采用“实地调研+文化传承+新媒体推广”模式,深入禾滩村、玉屏侗乡风情园、新晃博物馆、龙溪古镇等地开展调研。在禾滩村,婉转的侗族大歌萦绕耳畔,队员们沉浸式体悟原生态文化底蕴;在新晃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系统了解了侗族历史脉络、民风民俗及“侗族三宝”,深化对侗族文化元素的认知。依托新媒体平台,服务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文化推广内容,助力侗族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走进大众视野。

  在怀化市洪江市大崇乡石板桥村,湘潭大学商学院志愿服务队将“金秋梨”与知青文化结合,设计“梨花仙境季”等主题活动,助力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养生”的全季生态。

  在益阳市安化县的茶园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志愿服务队将茶旅、红色遗址与非遗体验巧妙串联,设计“两日文旅闭环线路”,并手绘乡村旅游打卡地图,通过直播进行讲解。一位上海游客按地图找到百年茶坊后感叹道:“这比导航更有温度。”

  添彩乡村课堂

  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还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多彩课堂”。

  在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志愿服务队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用美育课堂点亮童心,带领19名儿童学习歌曲合唱、舞蹈编排、主题绘画创作。课堂上,孩子们在画布上勾勒家乡山水,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清塘铺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志愿服务精准对接苏溪村村民需求,通过“艺术+文化”沉浸式教学,不仅填补了乡村美育空白,更让孩子们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未来,清塘铺镇将推动美育支教常态化。

  “老师快看,我的‘火山’喷发啦!”在永州市江永县向光村小学的教室里,湖南信息学院志愿者设计的“彩虹桥”实验,让乡村儿童感受科学魅力。

  在益阳市安化县龟山小学,湖南工商大学志愿服务队举办的“七彩假期”夏令营里,孩子们用陶泥捏塑心中的家乡。矮屋、稻穗、小鱼在掌心成形,乡土情怀通过艺术教育深植心田。

  在益阳市安化县久泽坪村,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志愿服务队以“播撒艺术的种子”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书法、相声、手工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趣味课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欢乐;在司徒铺村,志愿服务队开展艺术支教活动,队员彭烯带来“沉浸式红色党课”,助力传承红色基因。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活动汇聚了全省各高校学子的青春力量。他们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用专业知识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担当,不仅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相信这些青春的付出,终将汇聚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三湘大地上更加绚烂。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