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传统市场如何提档升级
近年来,面对市场经营形势的变化和互联网的冲击,专业批发市场也纷纷触网,借力“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寿建鸿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批发市场这种业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的产物,未来10-20年内,虽然这一业态在中国仍然会有比较好的发展,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必须多种方式,战略性地促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 战略升级
寿建鸿董事长告诉记者,成都国际商贸城已将自身打造成为集批发、展示、体验、旅游、电商、物流、新品发布、中药材指数发布、校企实训基地“九位一体”的国际化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在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上,以现代化的群落式建筑为主、体验式服务为特征,更强调产业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和专业化的商业运营管理,将内外贸易相结合,实现真正的主题化、专业化、现代化。寿建鸿说,成都国际商贸城现已成功打造中国品牌工厂直销城、“天府购”批发市场专属电商平台、四川商标品牌馆等,南亚商品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区正在筹备中。
【工厂体验】
2017年10月1日,作为成都国际商贸城首个“工厂直销”试点项目的二区3楼中国品牌服装工厂直销城盛大开业。
寿建鸿介绍,成都国际商贸城中国品牌服装工厂直销城是国内首个中国品牌服装工厂直销平台。在产品上,坚持以爱国情怀为起点,以弘扬国货为使命,以坐极致国货为目标,砍掉中间环节,让厂家直面消费者,坚持走产品性价比之路。在配套服务上,正在大力引进水吧、美甲美睫、游乐设施、休闲玩具等业态,与一站式的购衣平台,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生活馆,营造轻松休闲氛围,开创全新购物体验。
【内贸外贸】
寿建鸿告诉记者,为顺应国际商品的贸易需求,带动内外贸交易活动的繁荣,实现市场商品从单一出口到出口、进口和转口多元贸易的转型升级,成都国际商贸城规划设立“成都国际商贸城国际馆”聚集欧洲、南亚、东南亚等“一路一带”沿线区域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商品。规划中的“南亚商品馆”作为“成都国际商贸城国际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在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境外商协会共同支持下,南亚商品国际馆正式确立将入驻成都国际商贸城南亚商品馆。
【电商发展】
现代化商业体系
成都国际商贸城“天府购”批发市场专属电商平台 网店+实体店同步发展
寿建鸿告诉记者,成都国际商贸城从项目建设开始就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促进企业经济方式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之一,并始终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为建设的着眼点和驱动力,实施 “1115”电商战略,一是构建“成都国际商贸城天府购智慧平台”,天府购智慧商城服务平台包含了天府购移动智慧服务APP、天府货库、天府商城、天府黄页、天府云仓、天府电商学院六大线上平台,目前网站平台现已入驻了商家2万余户,商品百万余种。寿建鸿说,为培养电商服务人才我们还专门建立的电子商务培训平台天府电商学院,,集合线上与线下于一体,融合政、产、学、研、用,由成都国际商贸城主导,学校、企业、商家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助推产业升级。
【构建模式】
“BUC”电子商务模式,海纳创新创业人才
“成都国际商贸城率先打造了国内青年大学生实习、实践、培训、就业、创业及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创新型平台。目前已与国内外近百所高校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并且已形成年接待参观实践5000余人次以上、年开设电子商务实训班级近20个,年培训电子商务实战型专业人才2000人以上。”寿建鸿说。
BUC模式:BUC(Business-Univesity-Custmer),是依托市场巨大的商家与海量的商品资源,实现与全国高校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总对接。通过商家与青年大学生的互动帮扶,帮助传统商家提升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电子商务经营方式,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提档升级。
【政策利好】
今年9月30日,关于加快推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文件中指出,确定在成都国际商贸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寿建鸿看来,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为契机,着眼于国际市场,并且以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标准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和改革,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贸易中心,有力推进“成都造”走出去,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买全川卖全球,卖全川买全球。”将是成都国际商贸城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