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20万吨聚磷酸铵项目投产 实现减肥30%刷新中国磷肥“全球高度”
源 / 证券之星    文 /     2019年08月28日 16时58分

  近日,从“磷矿重镇”贵州瓮安传出好消息,我国减肥增效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8月28日,金正大集团贵州磷化工清洁生产项目一期20万吨(总体40万吨)聚磷酸铵项目正式投产。金正大集团CEO白瑛,集团常务副总裁高义武,集团首席科学家胡兆平,集团副总裁、贵州公司总经理徐恒军等及员工代表出席活动并剪彩,共同见证这一总投资近40亿、国内最大的硝基肥和水溶肥生产单体项目迈出规模化生产的关键一步,这标志着金正大贵州项目将进入全面投产阶段。


  从2011年项目启动至今,8年间,金正大集团运用多项国际首创技术,一举攻克磷化工清洁生产的世界难题,不仅打造了我国磷化工清洁生产样板工程,更为亲土种植的推广、落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产品保障,将加速实现18亿亩中国农田减肥30%的目标。


  技术产品双保障 “项目排头兵”扛起减肥30%大旗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磷肥消费国,每年的磷肥施用量为800-900万吨,约占全球磷肥总需求的27.59%。同时,在我国多氮、少磷、缺钾的资源禀赋背景下,如何把低品位的磷矿转化为高效磷肥一直是行业性难题。


  8年前,金正大就开始构思破解这道难题的答案,初始投资30多亿建设贵州瓮安磷资源循环生产基地,专攻从源头到副产品对磷资源绿色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新型磷肥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降低农民的用肥成本。此次一期20 万吨聚磷酸铵装置,正是金正大集团磷化工系列项目中的排头兵。


  目前,聚磷酸铵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美国为例,聚磷酸铵液体磷肥已占到液体磷肥使用量的17%。而我国的磷肥发展,则从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硝酸磷肥,到聚磷酸铵、复合肥,整整摸索了半个世纪,尤其是聚磷酸铵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外国“卡脖子”,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贵州项目通过国际首创的“管式聚合”和“一步法”工艺,以湿法磷酸和磷尾矿为原料生产聚磷酸铵等产品,将磷矿利用率提高50%,磷的附加值提升2.5倍,奠定了中国磷肥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实现磷肥使用量减少40%,全面减肥30%。


  投产仪式上,金正大集团CEO白瑛表示,聚磷酸铵项目投产,采用 “聚合磷”技术的系列产品,可为作物生长后期提供足够的活性磷,保障作物生长周期的磷元素充分供应。结合金正大集团现有的“控释氮+专用功能包”技术成果,为大田作物提供“作物营养+植物保护”方案,特别是对玉米、水稻、花生、马铃薯等高磷大田作物的增产增效作用显著。


  小产品大格局   核心技术输出“中国方案”


  作为国内知名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制造+服务”的战略转型,金正大积极实践并推广“亲土种植”理念,聚焦“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三大领域。


  农业绿色发展,“减肥”是个大课题。减肥增效是亲土种植的重要目标,更是金正大的核心业务方向之一。实现减肥30%,金正大靠的是技术硬实力,并经过实践的反复验证。此前,金正大已在减肥30%的攻坚战中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11月,金正大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首次公布“25+10>50”减肥增效中国方案,目前该方案示范推广已基本覆盖我国主要区域的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节本增效显著。随后引进世界领先的生态友好型种植理念“亲土种植”,采取对土壤“亲和、友好”的方式来开展种植作业,以作物优质高产和耕地质量提升为双目标,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金正大服务了中国1.6亿亩耕地的“亲土种植中国方案”,还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肯定,被认为值得在全球推广。


  如今,历时八年建设、投资40亿的贵州基地建设历史8年,可谓金正大21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之作。除了总体设计产能40万吨的聚磷酸铵,还有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装置、20万吨/年聚磷酸钙镁装置、60万吨/a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硅钙钾镁等核心装置,产出的肥料产品90%都是高品质新型肥料,且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


  “借助聚磷酸铵项目技术高地的打造,为中国农田减肥30%提供支撑,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金正大集团CEO白瑛表示,作为金正大服务三农的重要一步,该项目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壤健康、促进产业升级、赋能客户与农户、服务消费者等方面都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