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技术布局 长虹的物联“野心”
源 / 华财网    文 /     2019年11月06日 09时59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预测成功。只有实践,才可能会成功。”


  2002年末,广东顺德发现首例非典确诊者。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处在一片紧张情绪中。当时阿里巴巴一个员工广东出差后高烧不止,马云要求所有员工在家办公。这期间,一个名为“淘宝”的创新模式诞生在马云公寓里。此后,这个名为“淘宝”的网络平台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历史事件助推了淘宝的成功。在实践中,消费者明白了一种新的购物模式,商家也明白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实际上,这种历史事件和创新思维相遇后,擦出火花改变行业走势的案例,在很多行业都有体现。


  技术引领,家电创新


  经济发展提升了生活质量,家电产品成为人们生活刚需,几乎所有家庭都要购买。


  80年代,谁家如果能有一台黑白电视,就会引来无数小伙伴的关注。到了90年代,为撕开外资品牌技术封锁,长虹发起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电视产品价格战,国产电视快速走进百姓家庭。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长虹、康佳、创维等国产品牌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互联网普及后,家电产品面临转型、升级,家电智能化趋势十分明显。


  当时,众多家电制造商对“智能家电”一词各有理解时,长虹首先站出来,用核心技术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2014年,长虹推出全球首款实现三网融合的CHiQ品牌智能电视。这款智能电视除了视、听、交互体验提升外,最大特点是与当时科技圈呼声甚高的“大数据”相融合。作为业内首个构建大数据产业中心的企业,长虹利用电视物联数据实现了内容、广告、资源汇聚和功能优化,丰富电视玩法并吸引大批年轻人关注。同期,美菱冰箱的云图像识别技术、保鲜和控鲜技术,以及长虹空调全球首创的“红外状态感知技术”成为行业主要技术。


  在家电产业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这家企业始终活跃在行业一线,并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发展,推出人工智能电视、激光电视、M鲜生保鲜冰箱、声纹识别空调等新型家电。


  就在近日,长虹在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CHiQ极智屏电视,这款创新产品兼具控+传+通+玩四大极智功能,并以腾讯平台为社交载体,以华为科技构造互联互通,以搜狗输入法赋能移动生态,构建全生态链与全生态内容,推动电视产业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电制造业已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家电制造企业,海尔、长虹、美的、格力、TCL、海信……这些中国企业沉淀品牌、技术与管理,成为中国制造冲击世界舞台的主力大军。


  技术布局,产业创新


  物联网时代,家电制造商的竞争是多层面的,企业必须考虑更多。


  面向C端家庭用户,比拼物联设备的创新性、技术性、体验感等,比如空调支持多种工作模式,还兼具声控、感知等功能,产品还要省电、节能、环保。面向B端企业级用户,比拼物联器件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渗透性、规模化发展、技术储备等。通常来看,技术型企业总是能够带给人们惊喜。


  制造业技术发展是波浪式的,企业的发展是相对平稳状的。对于长虹这样拥有众多技术储备的企业来说,释放技术价值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构建平台型企业同时围绕家电等主营业务,拓展上下游配套产业。


  围绕着制造技术,冰箱与压缩机产业形成技术协同,智能家电与物联网模块产业形成技术协同,办公信息化与财务管理领域形成技术协同。还有军用技术在电源、电池等领域垂直渗透,航空航天技术在高速连接器领域垂直渗透,雷达装备在安防器件领域垂直渗透……


  产业观察人士指出,基于主业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有助于技术集成,聚合产业优势。上下游配套产业面向受众不限于企业自身,通常以业务输出、外包等形式为行业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提供服务,因此集各家之长,在技术层面快速飞跃,在国内甚至全球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证明,长虹旗下的多支上下游配套产业,的确呈现出不一样的“战力”。


  长虹华意是全球家用冰箱压缩机产销量冠军,完成商用研发中心授牌后,长虹华意将家用、商用“双箭齐发”,向“全球第一强”继续前进;长虹爱联是中国最大物联网模块提供商,接下来将伴随5G发展,将产品和服务带入更多国家和地区;长虹电源公司是中国最大轨道交通电源提供商,其研发生产的蓄电池组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的轨道交通产业广泛应用;长虹华丰、长虹照明、长虹教育等多个产业公司,在各自行业处于重要位置。


  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表示,互联网成就了淘宝、微信等新玩法,人们注重体验,喜欢APP,忽略了硬件制造技术的重要性。物联网和5G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这对于经历六十余年发展,拥有深厚技术储备的长虹来说,是很好的机会。物联网风向难测,在发展趋势明朗前,长虹多维度技术布局,面向家庭用户、企业级用户,产业上下游垂直整合,满足客户需求。


  为提升公司竞争力,长虹面向物联网搭建起灯塔实验室、竞争力实验室、技术生态圈三层研发体系,并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新能源材料等技术层面设立专项团队,研发储备技术成果。目前,基于大数据应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孵化出iFactory移动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智能仓储车等产品。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让蒸汽机技术实现广泛应用,航海效率大幅提升。20世纪,美国在互联网、航空航天、量子物理等领域实现技术储备与输出。过去20年是中国工业、制造业发展最快的20年,中国GDP平均增速全球第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制造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物联网时代,很多想象场景将逐一落地,长虹等技术型企业有望在这个时代大展拳脚。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