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品,有望降价!降幅最高超9成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08月25日 15时47分
据了解,日前,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开标,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本次采购共纳入56个品种,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
8月20日,采购规模达数百亿的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据了解,本次采购共有189家企业参加,产生拟中选企业125家,拟中选药品品规191个,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
据悉,本次集中采购将坚持“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机制,坚持带量采购、招财合一、确保使用。
开标当天,便有180多家企业参加。其中,二甲双胍、卡托普利是竞争激烈的两大品种,在大量厂家报价后,最低价达到每片1分4厘、5厘钱。但实际上,一分钱不是购买药品的价格,而是每片/粒的价格,是药品用于申报竞价时的最小制剂统计单位,以方便比价。购买药品时的价格是一盒或一瓶,分为各种规格,总价是几元钱、几十元钱不等。
关于质量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表示,第三批国家集采坚持高质量标准,仍将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入围的条件。其中,齐鲁制药在此次集采中有8个品种入围名单,涉及肿瘤、心血管系统等治疗用药。目前,该企业已经有38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最多的厂家。
据北京市药学院教授史录文认为,我国上市药品都是按严格的程序生产,尤其老产品经过千锤百炼,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完全可靠可控。同时,在临床上也要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史录文同时认为,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保证质量,解决了原来集中采购没法带量、及时回款的问题,配套政策到位,以集采为突破口,实现‘三医’联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应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由于药品价格下降,但是质量并没变,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放心,对仿制药需求开始增加。随着一致性评价不断扩容,国内大企业主动树立仿制药形象,促进企业不断整合,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国内企业有更多精力专注研发,在保证仿制药品牌的条件下,推动民族工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化。”史录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