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上铲除“反向PUA” 才能真正获得女性的自我实现和价值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11月25日 10时10分

  “独创勾魂夺心三十六计”“‘狐狸精’养成高手”……近日,几张婚姻家庭咨询师海报在社交网络上刷屏。这些咨询师号称可以让男性心甘情愿为自己投资、帮助自己迅速脱离平民阶层,等等,其中“捞金顶级高手”“反向PUA”等词颇为醒目。

  可以看到,这其中所谓的“勾魂术”是指:通过训练女性提升个人外形魅力与话术技巧,从而让男性迷恋自己,而迷恋的标准就是让男性持续给自己花钱。这虽然名为“反向PUA”,其实是打着情感维护的名义将女性价值“物化”。

  这让我们不禁反思:社会应当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位女性的成就。总有一些声音将女性的价值与婚嫁时男方愿意出多少彩礼、有没有房车画等号,使其成为一件明码标价的、有价值的商品,而非重视女性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即使在婚后,也有不少“物化”女性家庭角色的现象发生——比如,将女性比作传宗接代的“生育机器”,而非需要关怀照顾的家人,甚至由此衍生出家暴等恶性事件。

  进一步说,女性面临的现实困境来自植根于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的压力。性别不平等的思想往往将女性的价值归结为生育抚养、照顾家庭、容貌身材等物理条件或外部家庭环境,极少对女性的个人成就予以应有的赞同与鼓励。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为追求舞蹈事业而放弃生育的杨丽萍,被不少网友指摘“无儿无女太失败”;社会上各种女德班层出不穷,一些学校请来所谓的“女德大师”到校宣讲“家暴是为了女人好”,等等,都是对女性自我价值的极大漠视。

  这种压力通过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逐渐构成女性实现个人价值的巨大阻碍,而这阻碍又反过来无形地禁锢了女性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认同,导致女性的自我矮化,在恶性循环之中便孕育出了让上述“勾魂术”野蛮生长的土壤。

  同时,消费主义文化的媚俗倾向,不自觉地致力于构建“消费等于情感”的价值判断。从“520元红包”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消费主义总是试图将“花钱多不多”与“情感深不深”挂钩,“用人格和情感维护亲密关系”变成了“用金钱维护亲密关系”。

  女性的价值不是只体现在单一的家庭奉献等无报酬劳动上,更体现在女性的个人事业、个人成就和个体贡献上,多元的价值认同,才是“反向PUA”、“勾魂术”们的天敌,从根源上铲除生长此类思维的土壤,才能真正获得女性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