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偏差大 孩子喊话父母:请给我们“试错权”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12月08日 14时10分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李季)“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在武汉中学进行的关于亲子沟通的调查中,高二(2)班学校小嘉(化名)在调查表中这样呼吁。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孩子却认为自己“听话”,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的是,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学生们呼吁:“请给我们试错权!”

  武汉中学心理教师孙丽介绍,由于今年学生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引发了不少亲子沟通的冲突和障碍,所以才特地邀请家长进校开展家校共育“一班一优课”活动,让家长们了解孩子在亲子沟通中最真实的想法,同时也为家长们支招。

  在课程进行之前,孙丽在高一和高二选取班级,对家长和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父母对你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你是否都会接受?”“您对孩子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他们是否都会接受?”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孩子认为父母给他们提的建议,他们大部分能接受;但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自己给孩子提的建议只有小部分孩子能接受。在孩子是否“听话”,接受家长建议的问题中,调查问卷显示孩子和家长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活动现场,很多家长表示苦恼,“我们明明说的都是对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听?”“我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孩子少走弯路有什么错?”……父母觉得既无奈又焦虑。

  孩子们在问卷上袒露心迹:“父母与孩子有各自立场,父母也许是对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错的”“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我们有个人的想法,想去尝试”“我们学到的东西和世界观与父母有差异,但要求同存异,尊重差异,也要换位思考”“我们希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机会”……学生们则认为,自己不是不听父母的建议,而是期望能通过实践来证明,而不是全盘接受。

  孙丽老师将“一班一优课”活动的主题定为了——亲子关系的界限。孙丽说,目前亲子沟通的矛盾在于,家长希望对孩子有一定掌控力以免孩子受伤害,孩子觉得家长过于干涉。“孩子需要有一个自行探索的过程,不听其实是为了听。”孙丽说,她给家长的建议是,在孩子能承担结果的范围内信任孩子,在看着孩子“撞南墙”的时候,家长可以默默地做好保护措施,当孩子失败后做好心理建设。但在两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是孩子的行为造成他人的不便,或损及他人的权益;二是孩子的行为影响本身健康或危及自己、其他人的安全。

  孙丽提倡大家做“大耳朵,小嘴巴”的家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想法做出深度共情,即先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的确认,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以尊重的口吻询问孩子是否接受建议。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