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对健康有害无利 权威专家喊你来戒烟啦!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6月01日 09时57分

  徐鹏航、陈席元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为进一步“让科学警醒吸烟之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中日友好医院组织、聘请控烟及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编制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对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进行了更新。吸烟有哪些危害?如何营造更加健康的无烟世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报告专家组组长王辰院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

  据了解,2012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由政府发布的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距今已过去9年。9年间,我国不断推进控烟工作,多部门、多层次的控烟局面正在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吸烟率下降幅度超7%。

  但是,吸烟仍在威胁我国大量人口的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王辰介绍,一半的吸烟者会因吸烟而提早死亡。“每个数字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背后都是健康的损失和患者的痛苦。”

  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

  吸烟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许多疾病的发病都与吸烟直接相关。

  王辰介绍,吸烟对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均会造成损害,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据了解,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

  吸烟也与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会引起体内关键基因发生永久性突变并逐渐积累,导致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失调,恶性肿瘤发生。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肾癌等。

  此外,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

  王辰表示,对于这些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戒烟可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预后。

  室内完全禁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除了对吸烟者本身的危害,二手烟的危害也亟待关注。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

  据了解,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有证据显示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

  王辰表示,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有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也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摄入二手烟。

  “室内完全禁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王辰说。

  电子烟对健康有害无利

  电子烟自上市后在全球迅速流行,也曾有电子烟“无害”的谣言。此次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据悉,我国电子烟的使用率为0.9%,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35万,其中年轻人使用比例相对较高,15-24岁年龄组最高,为1.5%。

  研究显示,电子烟烟液中含有的甲醛、乙醛分别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2B类致癌物。此外,尼古丁作为电子烟的主要成分,除了让使用者产生依赖性,还会在妊娠期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报告显示,对于青少年来说,电子烟不仅会对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还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

  “在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素中,最可预防的就是吸烟问题。”王辰表示,希望此次报告的发布能够切实展示确凿的科学证据,营造一个更健康的无烟世界。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