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名师”闹剧涉嫌违法 监管不该存在盲点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1月22日 13时01分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妇女出现在了四个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中。而四家机构对其介绍完全不一样,她一会儿“教了一辈子数学”,一会儿又“做了40年英语老师”。

  在商言商,寒假将至,在线教育平台千方百计吸引生源,无可厚非。但是,四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请了同一个“老师”做广告,而且这“名师”其实是供应商找的演员,令人哑然失笑。

  “一个敢接,一个敢拍。”“这不就是卖药的翻版吗?”“想起了当年的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网友评论得没错。一个假老师代言四家教育机构,这不只是一个笑话,只把相关视频下架并不能了事。

  “群演名师”的闹剧已经涉嫌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群演不是真的“名师”,但涉嫌利用“专业人士的名义或者形象”。

  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群演名师”所展示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极易产生误导,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涉嫌虚假广告。

  根据广告法规定,违反上述条款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轻重酌情分别给予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如今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四家头部在线机构在知名网络平台堂而皇之地用演员“欺骗”消费者,充分说明目前网络广告的监管存在盲点。监管部门要负起监管责任,广告主和平台方要负起主体责任,违反广告法就要依法追究。

  透过表象看本质,四家在线教育企业,聘请同一“老师”做分身广告,也暴露了在线教育行业乱象及监管不力。2018年11月,教育部曾下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将线上教育纳入了监管范围。但由于诸多原因,在线教育监管面临培训内容核查难、培训预收费监管难等现实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部分在线教育平台不怎么重视教学品质和授课效果,却一味追求广告营销,通过话术造成家长焦虑,进而达到获客效果,严重偏离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

  在线教育要良性发展,不能一味依赖行业自觉,亟待线上线下的有效监管。有关方面应积极引导在线教育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把资源、精力转移到提升教学水平上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