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争夺背后折射出乡村学校生源流失困境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8月26日 10时21分

  近日,湖南省邵阳县罗城乡一校长在微信群内发表“来我乡镇抢生源的,可以见人打人、见车翻车”的言论,引发舆论关注。据“澎湃新闻”8月23日报道,邵阳县罗城乡政府一名负责人回应称,网传信息系涉事校长今年4月在微信群内发的信息,已经对其批评教育。涉事校长回应称,他言语不文雅,已作出深刻检讨。

  某些乡村地区学校的“抢生源”与“生源保卫战”,已经激烈到何种程度,透过此事可见一斑。而这种生源争夺背后,折射出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存在的严重不均衡问题。

  据报道,涉事校长称,由于各种因素,罗城乡许多小学毕业生都离开了当地,去其他乡镇初中念书,这让他忧心不已,也很急切地想要避免生源流失的情况。如果涉事校长所称属实,那很可能当地的初中招生,并没有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由招生、自由择校”现象。当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家长认为本乡学校差,在其他乡镇学校的招生攻势下,选择到外乡镇读书等。

  众所周知,在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都已经实行划片入学(多校划片或单校划片)。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对口入学的学区不好,除非购房到另一个学区,不能自由选择到其他学校读书,其他公办学校也不可能来抢生源。所以,乡村学校这种“生源保卫战”,对于城市学校来说,是有些陌生的。

  但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严格实行就近入学。一方面,由于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地区不均衡,近年来乡村生源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主要流向是村进镇,镇进城;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学校因生源流失而陷入生存危机,进一步弱化了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

  对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存在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识是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包括乡村初中,让孩子就近入学,让乡村有琅琅书声;另一种认识则是让乡村学生集中到城镇读书,让没有生源的乡村学校“消亡”。我国一些乡村地区,已经不是每个乡镇都有初中,高中更是集中在县里。“乡村校空,城镇校挤”,是一些乡村地区教育的真实写照。

  在此背景下,就不难理解罗城乡涉事校长对生源流失的担忧了,持续下去,有可能本乡初中都办不下去了。他采取的方式,无疑是错误的,也难以扭转本乡初中学校招生面临的生源流失困境。事实上,目前能“打赢”乡镇间生源争夺战的乡镇学校,也面临生源向办学质量更好的城镇流失的问题。

  基于当前乡村学校不均衡办学的现实,在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的基础上,让乡村学校招生、办学规范有序,前提是乡村学校均衡发展。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加强对乡村学校教育的县级统筹,科学合理布局乡村学校,从而保障乡村学校的资源,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25日 02 版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