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教育公平 禁止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8月31日 09时38分

  “袁华同学凭借《我的区长爸爸》一文,获得全区作文比赛第一名!”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滑稽一幕,曾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近日,针对网友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的留言,北京市教委回应称,“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且“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

  收集学生父母职务等个人信息,是很多学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惯例。然而,这些本该严格保密的信息,有时却成了少数教师“看人下菜碟”的依据。据媒体曝光,有少数教师得知学生家长身份后,会明里暗里要求其为学校与班级“作贡献”。今年初,天津一教师歧视学生父母挣钱少的录音在网络流传,就曾引发众怒。这些偶发的小事,刺痛着天下父母敏感的神经。

  子曰:有教无类。受教育权本不应关乎家庭背景。家长提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隐私,更是为了捍卫教育公平,避免孩子被老师分成“三六九等”。试想,若不能厘清其中界限,为少数人提供可乘之机,教育公平岂能不蒙尘?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被灌输权力与金钱至上的思想,又如何能健康成长?

  北京市教委回应称“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应该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但是,要彻底打消广大家长的顾虑,还有待更多见真章的政策落地。各地教育部门应根据相关政策与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信息收集工作划好边界;同时,还应加强各校校风与师德建设,杜绝少数人“以教育权换利益”的行径,给学生隐私上一道安全锁,给学生家长添一分安心。

  当前,“双减”工作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展,群众所期盼的教育公平也在不断夯实,为家长职务信息“加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期待更多的好政策落地,让每一朵祖国的花朵,都能自由而灿烂地绽放。(本报评论员田晨旭)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