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结合共治 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8月20日 09时51分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迅猛,游戏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重要娱乐方式。在此背景下,未成年人如何健康游戏,已经成为社会各层关注的问题。国内各家游戏公司也相继着手,尝试以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网络环境,部分举措已经取得成效。

  8月18日,腾讯公司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作为公司重点业务的游戏板块,首次公布了12岁以下未成年用户流水数据,仅占到中国游戏流水的0.3%。“双减、双打”也被明确提及,这是第一次有游戏厂商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划纳入财报当中。所谓“双减”,是指减时长和减充值,未成年用户的在线时长限制,非节假日降低至1小时,节假日降低至2小时,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禁止在游戏内消费。所谓“双打”,是指打击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打击第三方平台买卖成年人账号等作弊行为。

  未成年人流水占比降低,得益于腾讯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举措严格。有数据显示,2021年7月期间,平均每天有825万个帐号在登录环节、4.9万个帐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认证;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92.4%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而支付环节则有85.3%的帐号被拦截充值行为。另据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16岁以下未成年人流水占比仅为2.6%。

  除了游戏公司的技术防范,家庭和学校的参与配合,对未成年人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也是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的关键。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年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高达94.9%。受社会客观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首次触游时间也向低龄化发展。

  当下,青少年出生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娱乐,青少年都离不开网络。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新闻不难发现,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其成因极为复杂。社会各界应该积极探索更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并通过教育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网络习惯。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宏大工程,这当中少不了政府、家庭、学校、企业等多方的积极配合,只有疏堵结合、多方共治,才能有效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为他们提供真正良好的成长环境。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