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丹清《shi记》 “病入膏肓”说的竟是:便秘会死人!
源 / 先锋网    文 /     2018年07月23日 16时32分

  本文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晋景公,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里的晋国国君,也是“病入膏肓”这个成语的当事人。

  关于晋景公,历史上一直关注的是他的死法——说是掉到粪坑里淹死的,可以说把二十五史加上春秋三传、资治通鉴都翻个遍也没有比晋景公搞笑的,在死法这件事上,茫茫史海,晋景公独树一帜。但根据左传的记载,特别是在研究了“病入膏肓”这句成语的由来之后,我们发现晋景公死法大有蹊跷,并且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便秘会害死人的!

  我们先还原一下《左传》记载的史实:

  晋景公制造了老赵家的灭门惨案后(就是传说中的“赵氏孤儿”,这件事陈凯歌拍过电影),梦见厉鬼索命,被吓得不轻,于是赶紧找个巫师来算命解梦,巫师根据这个梦预言晋景公吃不到明年的新麦子了,明年就得死(曰:“不食新矣。”)。

  没过多久晋景公果然得了重病,遍请名医,还把秦国的名医缓(据考证是名医扁鹊)请来,扁鹊还在路上,景公又梦见病变为两个小孩,说不怕名医扁鹊,因为我们入其膏肓了 (“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成语病入膏肓据此而来);扁鹊来后也说病已入膏肓,没法治了(“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但转过年来,之前巫师预言他吃不到的新麦已经摆在面前,晋景公感觉自己十拿九稳能破解这个死亡魔咒了,在吃新麦之前把那个巫师抓来斩了!然而晋景公突然肚子发胀去了趟厕所,就掉进茅坑里,死了,到底没吃上新麦子──梦境与预言最终都应验了。这一段左传用了八个字:“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张”,通胀,肚子胀,便秘了。历史上对晋景公掉在粪坑里淹死的结论主要是最后五个字“如厕,陷而卒”,这里比较明确的是:确实是死于上厕所解大手,但是不是死于掉到粪坑里被淹死的就要存疑了,因为“陷而卒”不代表是淹死的,毕竟一个国君用的厕所,居然有一个足以淹死人的粪池,这本身就有点匪夷所思。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给晋景公做个“死亡病案分析”,看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对这件事,我们认为关键点应该是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上。

  我国古代医学,把心间脂肪和心下之部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心前区疼痛、憋闷,是晋景公的症状,也是他找巫师算命的主要痛苦。据此推断晋景公的病,现代医学称为冠心病心绞痛。

  有个医学常识,老年人容易便秘,老年的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在便秘的时候如果太过用力,或者便后起身太猛,容易心脏病发作突然猝死的。晋景公在生前是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在大便的时候引发心脏病一点也不奇怪。看来真相只有一个——他是因为便秘,排便用力过猛,导致心脏病突发,掉进粪坑淹死了,或者昏倒在地脑袋磕到死了,又或者是直接病发死掉了。

  看来,晋景公是历史上“唯一淹死于粪坑的皇帝”的说法,至少是不严谨的,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死于“卫生间事件的皇帝”。

  在真相面前我们不禁要感慨,被誉为“膏肓之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到现在也是没法治愈的,在两千年前,当它与便秘相遇时竟在历史上留下了独树一帜的一幕;还有就是,如果当时晋景公没有便秘,或者有比较好的便秘解决方案,是不是就能破解那个魔咒,从而改写历史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做为有现代人、高档人,能在带粪池的厕所出恭的机会少之又少了,但 “膏肓之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因为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越来越高,导致类似于晋景公的“卫生间事件”一再发生,所以香丹清才呼吁关注老年人的便秘问题,关注父母在卫生间的时间。

  香丹清郑重提示:以shi为鉴,通肠道,除便秘。

  附:《晋侯梦大厉》原文

  鲁成公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成公十年》)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