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完单身狗再扑00后,火到霸屏手机的报告
源 / 中国财经网    文 /     2018年09月18日 11时00分

  9月初,网上的C位头条突然被

  第一批进入大学的00后占据了

  公众号页面也满屏都是这篇

   80后、90后还在省钱,00后的腰包已经鼓起...


  


图片1.jpg

   

  除了微信,打开微博发现

  许多大V博主也在纷纷转发

  并且阅读分享数据相当可观

  

  图片2.jpg

    原来这是由有点牛传媒集团&随手记联合发布的

  《00后大学生消费大数据报告》

  *以下简称为《00后消费报告》

  据悉此次报告全网曝光量达到千万

  除了9月份的00后消费调查报告

  不久前有点牛与随手记还联合发布了

  《全国七夕消费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为《七夕消费报告》

  45+城市联动,曝光量也是高达千万

  犇哥的朋友圈当时也被疯狂刷屏  


图片3.jpg

 

  为什么仅靠两张长图

  就能达到现象级别的霸屏?


图片4.jpg

      相比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一板一眼较死板的数据调查,七夕&00后消费报告在数据性、趣味性、图片美观度上都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数据性:不同时间段的消费方式对比  

  像此次的推送《00后消费报告》,就是着力在不同时期的对比之上。


图片5.jpg

   

  生活费数据对比: 报告一开始就统计到00后大学生平均生活费2049元,是十年前的4倍。


图片6.jpg

      出行方式: 《00后消费报告》中显示,20%的00后乘坐飞机上学,排到大学生出行前三名。而十年前,大部分90、80后的出行方式却是火车。

  通过这些对比,也不难看出不同时间消费方式的变化:


图片7.jpg

   

  约会方式: 《七夕消费报告》里,指出70、80、90、00四个年龄层在节日消费方式上的明显差异——90后钟爱浪漫情侣套房;有了经济基础的70后、80后最爱吃大餐、出游;年纪还小的00后则选择了经济实惠的看电影。每个选项差异鲜明,同时也符合人群调性。


  虽然名为七夕、00后的消费调查,但实质上超乎了表面上的对象限定,不同时期的变化一目了然,反而给80、90们带来一次集体回忆,也得到了不仅仅只限于某一个年龄层的传播裂变。


  趣味性:调查角度上的“小心机”  


图片8.jpg

 

  七夕的关注度都大多在情侣身上,但七夕消费报告中也提到了单身人士在节日当天的消费方式。据统计,七夕当天叫外卖的单身女性占比超过50%,以3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单身男同胞们。

图片9.jpg

 

  而在《00后消费报告》中,则选取了“学霸"和学渣的兴趣爱好角度进行了对比——学霸们的生活费大多花在了聚会、饮食、运动、游戏和零食5个方面,学渣的消费方式重合度较高,唯独多了一项漫画支出。学习好的人可能比你更加会吃会玩!

  在选取调研的角度上花费这么多心思,就是为了保证整份报告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地域特征明显:引起更多共鸣

  

图片10.jpg

 

  《七夕消费报告》里,设置了“全国送出红包数据对比”,其中浙江省以1808.22的金额位居榜首。  

图片11.jpg

 

  《00后消费报告》里的爱好消费统计上,也非常有地方特色——成都00后爱烫发,海口00后爱买人字拖,长春00后爱好篮球...这些爱好既符合当地特征,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地域性特征明显的数据调查,更容易引起不同地区人们的共鸣,得到更多分享与转发。

  

  特殊记忆点:00后公益花费超追星

  

图片12.jpg

 

  我们眼中喜欢追星的00后,其实在公益活动上支出超过追星23.4元。这一数据打破了对00后的常规印象,也让数据整体显得更有差异化、层次化,成为整份报告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图片13.jpg

  图片14.jpg

 

  除了数据上的亮点,两份长图都采用 漫画+数据 的结合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产生阅读兴趣,避免大段文字产生阅读疲劳。


图片15.jpg

 

  两份调查报告依附随手记 强大且权威的数据库 ,以及有点牛在全国丰富的 新媒体资源库和内容支撑 ,让两次活动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夕专题报告联动城市40+,覆盖账号粉丝1400万+,全网覆盖流量1000万+;00后开学季消费报告全国联动城市35+,覆盖账号粉丝1500万+,仅微博覆盖流量就有3900万+!


图片16.jpg

   

  两次数据报告,也分别被多家专业权威的网站媒体、微博KOL报道转发,例如 香港商报、晶报、中国新闻网 等。


图片17.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夕专题推送结束后,“有点牛”微信指数涨幅48.55%, “随手记”微信指数涨幅66.96%;开学季调查报告结束后,随手记微信指数创新高,近200万,环比提升80.14%。


图片18.jpg

 

  要完成一次全国性的数据报告并不容易,无论是数据报告的细化体现,还是内容基础的设计包装,每一个数字都需要经过一次次的调研、打磨,每一个文字都要经过一遍遍的斟酌、修改。


  千万+的曝光量,足以证明两份报告在数据性、趣味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数据+漫画结合的创意展现,相信会在未来成为数据报告呈现方式的一大趋势。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