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信审员 人工智能机器人“百小融”再添新绝活
源 / 搜狐科技    文 /     2018年11月15日 13时47分

  人工智能浪潮袭来,越来越多的岗位正在被AI所取代。金融业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下自然难以幸免。信审员,这个曾经无比风光的职业在大数据风控时代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与电催类似,大部分信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电话审核,行话叫“电核”。通常,电核分5项步骤。第一核实客户信息,第二核实使用的产品,第三问询客户还款方式,第四还款能力的评估,第五提醒客户按时还款。一通电话下来,最少也要5分钟。一个信审员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核一天不过审核50单,业务高峰期可以接近百单,但这已经是极限。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电核方式正在从劳动密集转为技术驱动,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越来越标准化。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百融金服旗下的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推出了一款具备电核功能的机器人“百小融”。

  电核机器人由数据和科技进行驱动,彻底解决了人工审批主观性、效率低等弊端,大幅提高了审核的准确性。显而易见的,电核机器人的审核效率也远远超过了人工。百融金服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一路电核机器人一天可以外呼上千个电话,不会疲倦,也不受客户的情绪影响。百融金服的电核机器人采用目前先进的语音识别(ASR)、语义理解、语音合成(TTS)技术,并结合了百融金服庞大的知识图谱,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了用户的意图。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在急速冲量的过程中,信审员成为最“低等而廉价”的劳动力,每天看资料,打电话,电核几乎变成了纯体力劳动,毫无技术含量。随着大数据、黑名单、信用评分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出现,让不少业内的公司开始裁减信审人员。

  未来,当人工智能足够强大,信审人员是否将完全被历史淘汰?有行业专家认为,留给信审员的时间,不过5―10年。所谓人力,应该只会用在对风控系统的建立、监督、维护上,所有的决策,都将“智能化”。

  今年8月,百融金服重磅发布智能催收机器人百小融。该产品是在百融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美国圣母大学终身教授李俊博士的带领下研发,具有流程合理、话术配置灵活等特点,成本低、效率高、用户体验好,回款率可达到人工催收的90%。

  目前,百融金服已经支持信贷全场景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在信贷各环节提供标准、智能、高效的机器人服务功能,为金融机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务一致性标准赋能。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