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i微美云息用152个专利打造全息无人驾驶的AI视觉应用
源 / 高端财经网    文 /     2019年01月16日 15时56分

  据百科资料显示,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是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AR全息打造新一代无人驾驶AI视觉应用


  人工智能也是当下最具话题度的一个科技风口,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落地主要在于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驾驶方面,微美云息首创全息无人驾驶应用,未来座舱中央采用可触摸式的全息影像控制和互动方式,所有乘客都能进行触摸和控制。基于这种自由的全息影像的交流控制模式,打造新一代无人驾驶的AI视觉应用。


  微美云息最初做底层的硬件、芯片。经过不断去深耕了以后,发现应用层逐渐成为无人驾驶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优势,接着会从这个行业里面发掘到无人驾驶的一些需求。其实目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从市场需求反馈回来,做自身提升和应对。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传统作品全面转向数字化形态,其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经历重要改变,对传统作品的发展生态和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数字内容市场正在形成。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个人创作和传播作品的能力提升,其权利如何界定和保护也成为新的课题。版权制度面临着应对科技发展,不断调整文化产业链条上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多方利益平衡以及公权与私权均衡,塑造良好文化产业生态的历史性任务。


  WIMI微美云息Micheal博士已经深刻的注意到了这一点,WIMI微美全息会根据自己所拥有的295项相关专利、76项软件著作权及高达行业第一的4325个全息内容储备,形成上百项专利保护,确保最新最酷的全息AR黑科技能够在大中华区商业应用场景开花落地。其商业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娱乐、光场影院、演艺系统、商业发布系统及广告展示系统等五大专业领域。


  目前涉及到的所有人工智能,仅是刚刚开始,在大数据、云计算、全息影像进一步地深化、叠加、发展之后,人工智能未来一定能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全息投影技术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全息立体投影是通过光的偏振原理来实现的,即采用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图像,将两台投影机前的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让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而偏振光投射到专用的投影幕上再反射到观众位置时偏振光方向须不改变,观众通过偏光眼镜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从而在视觉神经系统中产生立体感觉。这种全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没有图像时完全透明,给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动感受,成为当今一种最时尚的产品展示和市场推广手段。如今,人们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来展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AR全息为无人驾驶AI铺路


  但有些东西在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在众多科幻、机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里人工智能和全息已经成为了,最近可以从最近商业界的风向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无论是谷歌、百度,还是代表未来的特斯拉,都无一例外的把目标锁定在了“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是AI(人工智能),而但凡是有AI的地方我们都能找到全息、AR的影子,人类天生喜欢给其它智慧生物赋予“类人”的形象,而全息则能满足我们心中的愿望。


  在过渡期间,人们需要学习如何去相信自动驾驶。出于人类最基本的好奇心,只有了解和熟悉一项技术的应用,才会渐渐地去适应和相信。眼见为实,这一阶段AR全息的加入会很好得让人们体验到自驾系统处理道路环境的过程及该过程中的乐趣,这样驾驶的人才会感到更安全和舒适。融入AR全息技术的汽车,它可以使用具有全息膜的组合器玻璃,同时该玻璃可以作为透镜并反射特定的波长,于是人们可以通过挡风玻璃前面的组合玻璃来观察投影视频或交互界面。


  当然,伴随着汽车AR全息技术,自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难题,如,我们不得不要试着改变人们的驾驶习惯,要求人们放心的只看“镜子”而不看路况。而这就意味着AR全息必须有很高的精度,且能够带来良好的体验。


  随着自动驾驶AI的发展,我们将看到行业中AR全息技术的各种应用和实现,而汽车设备是需要售后更新的,这就为AR全息内容和软件的相应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因此AR全息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总之,自动驾驶AI为AR全息的发展带来了真正的动力,但同时AR全息也可能是帮助市场从有人驾驶过渡到无人驾驶的关键因素。长远来看,汽车AR全息只是开启AR全息行业的实际应用市场,为其他行业的AR全息应用铺路。这也是微美云息的使命所在。


  人工智能绝不是很多人理解的简单机器人、几个机械臂或那些帮助我们工作的机械设施,它未来一定是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在的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都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外脑,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李开复一直在讲,人工智能达到普通人智力水平的时间越来越短。原来我们估计要到2040年,现在来看估计再有十几年就差不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逐渐加快,此后的发展怎么想象都不为过。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