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机媒体亮相2020金投赏 助力品牌营销增长
源 / ITBEAR科技资讯    文 /     2020年10月23日 11时14分

  2020年10月23日,深圳 —— 近日,在第十三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上,vivo进行了一场主题名为《vivo,与年轻相遇》的演讲,与行业内外共同探索重启营销增长的新机遇。与年轻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品牌,是vivo得以在营销中取得先发优势的核心秘诀。会上,vivo分享了这些年来vivo与年轻人沟通的经验和对未来的规划,为广大品牌主开辟全新营销增长路径。


  手机成为年轻人与世界相遇的关键


  作为现在和未来的主力消费群体,年轻人一直以来都受到vivo的重视。据vivo官方数据显示,仅在国内,vivo就拥有超过2.6亿的在网活跃用户,其中年轻人占比达到70%,即1.8亿。


  手机对于年轻人的价值是什么?这是vivo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然而当人们点亮手机,孤岛瞬间联结,万千世界相遇。


  诸如vivo等手机厂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正是联结人们精神孤岛的核心力量。过去手机承担的更多是为所有APP提供底层系统的责任,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今天的手机厂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为他们打开更多全新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未像今天一样密切。


  vivo是推动手机媒体兴起的重要一环


  随着手机的内容形式、软件服务越来越丰富,手机赋予年轻人、赋予用户的价值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形式结构逐渐注入了新的内容,“手机媒体”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熟,完成自我萌芽。


  当手机成为手机媒体,手机媒体的优势是什么?


  手机媒体作为科技发展的附属物,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联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类媒体”。



  而vivo作为手机媒体兴起过程中的推动者之一,让每个人都能实现信息的及时获取,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全天候贯穿年轻人的生活场景,全方位的了解每个用户的个性与习惯。其次,通过全局数据,针对性的对每一个用户精准投放,从点亮屏幕开始,就能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沟通。最后,强大的生态布局既丰富了服务,也丰富了内容,打造更多元的触达形式。


  vivo与年轻相遇的秘诀:提出年轻增长模型


  基于终端渠道优势与对年轻群体的深度洞察,vivo提出年轻增长模型,为品牌主带来品效协同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拓展认知的移动互联网渠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源的爆炸式增长,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信息也逐渐碎片化,这对于营销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从千人千面到一人千面,深入了解每一个用户,并对超大体量的用户进行定向传播,是vivo与品牌主所不懈追求的。


  其次在体验方面,vivo一直在努力建构曾经模糊的兴趣小群体,打造了“v粉渠道”。在这一过程中,vivo进行多圈层深耕,并将1.4亿的vivofans划分成三个大圈层:以NEX系列机主为主的精英圈层、1-2线白领人群为主的大众圈层,和全国本科综合院校为主的校园圈层。


  在这三个圈层,vivo针对性的进行资源覆盖,例如专门为精英阶层开设的”NEX100+“俱乐部,邀请了大量行业精英入驻,开展文化交流沙龙等;以乐趣共享为主的众多系列IP项目,像“趣炫泡泡跑”、“王者荣耀电竞盛典”,还有前段时间爆火的《乐队的夏天》衍生IP 岛屿音乐节,与大众圈层打成一片。



  另一方面,是vivo与用户建立亲密联系的“门店渠道”。25年以来,vivo一直在布局线下门店,如今,在大小城市实现了25万+vivo门店的覆盖。从北上广深到县乡区域,从概念店、旗舰店,到体验中心、专卖店,通过门店贴近用户,走到用户附近,是vivo实现走进用户和营销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明年,vivo将全面开放与品牌跨界联动,开启百城百街路演计划。在一百座城市、一百个商圈,一百个创意主题,与上万个门店一起进行上千场零距离的路演活动。覆盖全年的重要节点,加速渗透品牌年轻力。



  最后,是实现“破圈”的电商渠道。在品牌持续稳定增长,拥有固定用户群体的前提下,破圈寻找新的蓝海人群,是实现快速吸纳新用户的重要手段。而vivo与品牌主在电商平台进行跨界合作,基于不同机型打造“一对一”或“一对N”的组合套餐,形成CP关系,从而实现流量与销量的成倍增长。


  在演讲最后,vivo提出了“X伙伴计划”,为合作伙伴提供最头部的营销资源,在多个维度、多个活动节点进行传播覆盖。vivo在这些实行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也正是其完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参与感,并与用户实现共赢的一个过程。在未来,vivo希望与更多有共同愿景的品牌广告主一起,走到这超大体量的年轻群体中去,借助手机媒体的独特优势,实现与年轻人的同频沟通。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