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释放消费潜力市场价值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11月30日 10时52分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意见,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业界分析,受益于数字赋能,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加速器”,文化产业“蛋糕”正越做越大。在此过程中,既应关注科技,更应把握导向和内涵。

  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

  这份《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分析,意见一方面强调坚持正确导向,提升作品思想文化内涵,充分发掘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另一方面强调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的赋能效应,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创作者应积极运用新技术,借力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内容、模式、业态和场景创新。

  意见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培育20家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5个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新动能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据了解,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出台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上海印发的《上海在线新文旅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育具有智能交互特征的文旅新业态、新模式。

   释放消费潜力市场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文化产品具有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网民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

  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有过半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如何为老百姓“烹制”更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业界认为,以数字科技“活化”文化资源,一方面应积极运用超高清视频、5G、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一方面更应丰富文化创新产品的内涵,推动文化和科技创新协同前进。

  在水墨动画片《秋实》制作中,创作人员引入了超高清8K分辨率、高帧率技术,在保证画面细节与色彩的精度与明度,让动画片角色在高动态镜头中仍然保持着自然、逼真形态的同时,也让观众能感受到中国水墨画虚实结合的意境和魅力。

  孙立军认为,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又要赋予其全新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内核的挖掘,恰恰是我们从文化产业‘高原’进一步爬上‘高峰’,提升文艺作品国民认同度和海外认知度的关键所在。”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