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 让文物巧妙“出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0年12月16日 11时27分

  日前,河南博物院推出一套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玩家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贝”慢慢呈现全貌……在挖掘过程中,玩家参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盲盒经济”十分火爆。所谓“盲盒”,就是盒子上没有标注何物,买卖信息极不对称,会强化消费者对购买结果的预期心理,以及可能会获得的惊喜感。“考古盲盒”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与文物结合,模拟考古的未知性、神秘性,让文物爱好者和“盲盒”玩家通过亲手挖掘“宝物”,感受喜悦感和成就感。这种潮流玩具可以让文物活起来,不仅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还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文物的价值与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要把历史、文化和审美信息传递给当下之人。如何让文物点亮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不少博物馆纷纷实施“文物+”战略,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萌萌哒”的文创产品火了,“沉浸式体验”红了。据报道,“考古盲盒”上线5天,销售额就超50万元。

  “考古盲盒”走红,表明年轻人并非不喜欢文物,文物传承需要同“潮玩”概念、消费热点、游戏化体验相结合,只要结合得巧妙,更多年轻人就会主动探索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文物文化。当然,“考古盲盒”的价格应该亲民,如此“考古盲盒”的火爆才能得以延续。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