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龄阅读”不应让图书馆孤军奋战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1月21日 13时21分

  “孩子的书真的很难选”,宁波市的李女士感叹说,“我每天都会抽时间跟6岁的孩子一起阅读,但困扰也来了,我买的绘本,上面写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女儿都无法理解书里的内容。有的书标榜是少儿图书,却根本不适合孩子,内容庸俗。”

  不久前,当当网联合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K12阶段学生“分级阅读”白皮书》,艾瑞分析师剖析了国内外分级阅读的发展现状,直击父母选书难、孩子阅读效果差等痛点。

  “分龄阅读”和“分级阅读”的一样,都是在强调提供“适合孩子看的书”。

  据报道,为将“分龄阅读”做到极致,宁波图书馆从“场域分龄”“馆藏资源分龄”“活动分龄”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馆藏资源方面,宁波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能力的孩子进行了纸质和数字资源的分类。

  有几种情况会导致“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出现在少儿的视线里:一是“成人书籍”进入儿童阅览室、少儿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儿童书柜”;二是内容夹杂了“不适合儿童看的内容”的“有毒童书”被视为“少儿图书”;其三,内容貌似“适合孩子阅读”,可“孩子读不懂”。

  为了降低上述几种情况对孩子的危害,宁波图书馆做了大量工作,对馆藏图书进行分拣,屏蔽了“不适合少儿阅读的图书”,挑拣出“适合少儿阅读的图书”,应该说非常尽心。

  但是,“分龄阅读”“分级阅读”不是图书馆一家的事情,不应让图书馆孤军奋战。

  孩子在什么年纪应该懂多少知识?孩子究竟该阅读什么层次的书籍?这是家长的困惑,也是孩子的困惑。因此,在推行“分龄阅读”和“分级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从源头上做些事情。对出版社而言,需要细分书籍市场,有针对性地出版“分龄书籍”和“分级书籍”,让孩子阅读更轻松,看得懂还能长知识,而不是制造“看不懂的知识”,更不能让孩子看到“不该看的内容”。

  不是简单地在书籍上印上“适合某某年龄阅读”就能叫“分龄”,也不是有了“少儿图书”的字眼就能叫“少儿图书”。如何实现“分龄阅读”“分级阅读”,需要文化出版部门好好谋划,科学分类。倡导书香时代,不能只形诸口号。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