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博物馆队伍建设,推动特色发展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5月28日 10时12分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博物馆队伍建设,推动特色发展,到2035年基本建成博物馆强国。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教育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从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院算起,中国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历史已近120年。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逐步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夯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传播形式上,从庙堂之高走进大众生活,逐渐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大课堂。

  在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应当进一步融入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能够阐释传统史学框架之外的、更为广阔的人文世界。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展示了文字出现之前,中华大地文明起源的勃勃生机;古代墓葬中的石刻、壁画,展示了古代先民对家族、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古代城市的轴线、建筑,展示了华夏民族对山川河流、礼仪秩序的珍视与创见;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本身还具有艺术性、多元性、生动性等诸多特质,可以有效提升历史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创新力,使学生在馆舍参观、遗址行走、考古体验中,增强探索历史、触摸文化、传承文明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博物馆、文化遗产紧密结合人文教育,有机融入在校生课程,将助力在国民教育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而且,博物馆应当更好发挥在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承中的作用。北大红楼的原状陈列、嘉兴红船的历史现场、长征沿线的文物遗存,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应该利用好革命博物馆的 “红色基因库”资源,进而引导当代青年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了解国情,坚定理想信念。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博物馆教育应当在通俗性和严肃性中做好平衡。如今很多博物馆以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模式,凝聚青年群体,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应该看到,个别地方的传播策划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如以“盗墓”为噱头宣传考古遗址,以“野史”为噱头“重构”地方文化。甚至还有个别新建博物馆将较多违背常识的赝品充入展示,这严重背离了博物馆教育的道德准则和学术准则,引致历史虚无主义之忧,需要社会大众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共同监督。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