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怡人风景”转化为乡村新的“发展活力”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6月16日 10时28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乡村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人们持续追求的“诗和远方”。江苏提出要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展现“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的美学水平,以“颜值”提升激活乡村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保护乡村特色风貌、传承乡愁记忆的重要举措。

  提升乡村之美不仅仅是提高了乡村“颜值”,更多的是通过艺术的改造来激起人们寻找精神家园的欲望,激发人们对田园牧歌式诗意栖居的向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一抹乡愁。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注入美学艺术,着力打造凸显乡村区别于城市所特有的自然山水、农林田园、村庄聚落等特色风貌与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体验乡村、助力乡村,将“怡人风景”转化为乡村新的“发展活力”,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

  要有文化的传承。乡村之美,美在特色,美在文化底蕴。提升美学艺术水平应首先向“老祖宗”问道,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找到根植于本地乡村的文化之魂,并通过功能的重新组织和建筑、环境小品景观等要素设计将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色的空间紧密结合起来。注入美学艺术的村落中,也许一棵古树、一口古井、一组老房子、一片竹林、一条幽径……都会无声地述说着村落的文化底蕴。

  要有时代的印记。乡村之美的营造不能脱离时代,记忆中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固然迷人,但也要跟上时代变化的需要,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化,乡村中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变化,人们对乡村之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因此,乡村之美的营造,不应仅仅体现在继承优秀的传统上,也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鼓励设计师们不断创新应用现代美学设计技法,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特征、融于山水之间、与城市各美其美的现代乡村之美,让今天的设计创作成为明天的文化景观。

  要有设计的融合。虽然乡村是很小的聚落单元,但其实无论是规划师、建筑师抑或是景观设计师或艺术设计师等,任何单个专业团队都难以真正做出好的乡村设计。真正美的乡村设计,要契合生活在其中村民们的真实需要,要拥有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迷人的天际轮廓线,要有优美的建筑组群和过目难忘的民居建筑,也要能将古树、古井等环境景观要素组合进入现代的生产生活场景中去。因此,规划、建筑、景观、艺术等现代设计的各个分支代表在乡村需要再次汇合到一起来,多类型设计专业的融合才能将村落中大到山水空间格局、农田景观,小到村口标识、广场路灯的各类要素全面进行美学艺术水平的提升,从而真正呈现乡村诗意栖居之意境。

  要有在地的陪伴。设计美的实现还需要更多在地化的陪伴。设计落地实施过程中的偶然性是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这种偶然性往往会给习惯了工业化模块化运行的设计、建设者带来诸多困扰。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传统村落之所以有迷人之处,往往就在于渐进式的生长过程中融入了人的生活情感,而非一蹴而就的快速建造。乡村的美需要在田间地头体会慢生活、呼吸新鲜空气中找到设计灵感,并在与村民房主的兴趣爱好以及工匠技艺的不断磨合交流中改进设计方案。设计师要学会与农民交朋友、打交道,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来帮助他们提高对美的认识,如此,美的设计似乎才能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因此,设计美的实现需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真正走进乡村,陪伴乡村,从而将美学艺术真正在乡村落地实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一幅幅美好的乡村画卷正次第打开。江苏已有的实践让我们相信,美好的环境进一步造就美好的生活,在这一幅幅美丽画卷营造、实现诗意栖居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也将逐步走向城乡共荣的现代化。 (作者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