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旦到青衣等,都是传统艺术带来的滋养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12月13日 10时25分

  “我每年花近一半时间做线下互动、交流,不管台上还是台下,我都做着一件事——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延续与传承。”日前,上海昆剧团演员沈昳丽做客《名家戏堂——大家谈艺品味国粹》,看到进才中学昆曲班学生穿上戏服听讲,她心里暖洋洋,“仿佛走到一个属于我们的课堂。”

  1986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沈昳丽考入上海戏曲学校昆三班,“毕业后,我才越来越了解这个剧种,有了敬畏心,越来越小心翼翼、有意识地呵护它。”

  沈昳丽直言,很多剧目在舞台上演了又演,甚至演员会演一辈子,但每次都是此时此刻鲜活、唯一的一次,因此演员不断打磨同一部作品,“这是舞台艺术的魅力,去剧场看戏的人也带着同样一份沉浸于角色的状态。”

  沈昳丽通过小视频向学生分享《临川四梦》《椅子》《长生殿》创作感受。“剧作家汤显祖把一腔才华、生活喜怒哀乐付诸《临川四梦》,帮助自己从不顺心的生活中豁然解脱。”她邀请学生上台表演《牡丹亭》片段,一曲“皂罗袍”唱罢,她表扬学生们唱得好,又提醒“唱时脸上要保持微笑”。学生的演唱也让她跃跃欲试,示范了一段“懒画眉”,“昆曲的小种子在学校生根发芽,大家很喜欢,非常投入,让我惊喜。”

  沈昳丽在《长生殿》饰演杨贵妃,在直径1.2米的翠盘上跳舞。排演时,她找舞蹈老师指点,研究敦煌壁画,复刻霓裳羽衣舞。她还与作曲家陈钢合作推出带有昆曲元素的唱片。交响诗曲《情殇:霓裳骊歌杨贵妃》中,沈昳丽将昆曲与各种艺术门类进行融合,“20多分钟作品,昆曲成为一个独立声部,仿佛一件乐器在交响诗曲中发声。”

  在沈昳丽看来,古老的昆曲不断寻求崭新的语汇表达,除了跨界携手交响乐,上海昆剧团新编小剧场作品《椅子》也让人耳目一新。该剧改编自剧作家尤奈斯库同名代表作。沈昳丽与搭档吴双在新天地演出《椅子》,不化妆,只扎汗巾,与观众几乎零距离。还有一次《椅子》户外演出,他们的身后就是稻田。作为闺门旦演员,沈昳丽常演大家闺秀,比如杜丽娘,《椅子》让她很过瘾,“一个半小时作品,我换了五六个行当,从老旦到青衣等,都是传统艺术带来的滋养。”

  沈昳丽还向学生们介绍戏曲剧团有趣的幕后故事,比如戏服不能洗,“前辈留下来的戏服过了几十年,都不可以洗,因为真丝衣料绣有精美花样,一洗很容易坏。演员得等到脸上的妆全部画完,穿上水衣后才能穿戏服,以此来保护戏服。”演出后,服装师用白酒喷洒戏服进行清洁,晾晒一晚后收入衣箱。

  “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听昆曲,把自己融入戏中,把坏心情放到一边。”沈昳丽说,看戏时可以在共情中寻找自己的感受,“学传统文化、传统戏曲,可能不会带来物质好处,但在精神层面上会有一份情趣。听一段昆曲,看一段戏,想一个故事,会走出一些困境,得到心灵的慰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