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消费狂欢盛宴已经拉开帷幕。各商家群雄逐鹿,消费者们也摩拳擦掌争做“吃土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后简称“捷信”)作为负责任的消费金融提供商,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们,狂欢需谨慎,享受“买买买”的酣畅淋漓时,一定要理性消费,量力而为。同时,要小心避开随着“双十一”而来的一些诈骗陷阱。
提示一:注重保护个人征信理性消费
征信记录是我们重要的“经济身份证”,随着社会经济地高速发展,征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如果征信受损,极可能影响个人购房购车等贷款申请。而良好的征信记录则有利于更快获得贷款审批或贷款提额。
基于此,捷信提示广大消费者,“双十一”购物时,如果要选择超前消费,一定量力而为,提前规划好还款计划,以免日后因无法及时还款影响个人征信,影响个人经济生活。
提示二:谨防网络刷单兼职诈骗
消费者时常能收到一些招聘网络兼职刷单的短信或者邮件。据警方通报案例,市民王小姐某日在家中收到一封做兼职的QQ邮件,于是添加了邮件上提供的QQ。添加之后,对方给王小姐发送了一份工作流程。随后王小姐按对方提示操作下载相关软件并把名字告诉对方并开始刷单,先后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转账14次,共计三万元。转账后对方以需要继续完成任务为由要求王小姐转账,并且没有按照约定进行返利,王小姐才发现被骗。
捷信提示您,兼职刷单极易受骗。不要被最初的几单返利所诱惑,不要轻易转账、垫款,要把资金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提示三:慎点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
一些商家为了给“双十一”造势预热,会提前“预售”商品,以更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骗子就利用了这个机会,以“预售”为诱饵发送木马链接,骗取消费者的定金,或者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二维码,诱骗大家点击、扫描,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捷信提示,如果发现点击了木马链接,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提示四:谨防虚假客服诈骗
据警方通报案例,市民林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奶粉厂家的电话,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奶粉有质量问题,可以给其三倍的赔偿。之后加了对方的QQ号码,对方让林女士转五千元到银行卡内保证能够顺利收到退款,接着又要求林女士把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随后林女士发现卡内的五千元钱被转走了,发现被骗。
捷信提示您,“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消费者应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此外,在“双十一”的抢购高峰时段,因为操作人数多,难免会出现网页打开慢、网银交易迟钝的情况,不法分子会趁机以支付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骗买家登陆某钓鱼网站,利用激活订单或者退款等理由,骗取买家打款。一旦对方提及“激活订单”等字眼,请立即终止相关操作。
除了以上案例,消费者也应谨防虚假APP诈骗。接到短信或者邮件以及不明链接里推荐的APP下载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法分子制作的假冒知名电商平台或金融贷款类APP页面布局和正规APP一样,当消费者进行操作时,骗子会以缴纳保证金、套取验证码等方式套取消费者存款。消费者若需要使用相关贷款或购物服务请到手机官方APP下载平台下载,无论是网络搜索客服电话或者下载APP都应认准“官方”字眼。
捷信为各位消费者综合了以上典型诈骗案例,希望大家在购物狂欢的同时擦亮双眼,谨防购物骗局,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