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与青年共话“不负时代”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1年07月02日 10时39分

  首席记者 王彦

  “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份使命。”青年演员袁文康是上海人,兴业路是他从小就熟悉的地方。重回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这位在电影《1921》拍摄期间不断走近历史、走近先辈,并在拍摄完成那天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年轻人说:“我何其幸运,可以与不平凡的人选择同样的道路。”

  7月1日,电影《1921》主创再一次集体来到兴业路76号,中国革命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中共一大会址前,这场特殊的“七一”首映式紧紧围绕“不负时代”展开。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这正是影片《1921》谱写的诗篇。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代表剧组把影片的拷贝盘赠与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表示,馆内将永久珍藏这份拷贝并长期放映电影《1921》,“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就像它带动了青年演员、青年观众那样,相信《1921》能鼓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这并非《1921》主创第一次走进兴业路76号。一年前的7月1日,影片在中共一大会址举行开机仪式;不久前的6月,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首映次日,剧组集体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学习。党的百年华诞, 《1921》剧组已是第三次集体走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

  一次又一次回到伟大历史的开端,《1921》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因为历史不仅写在历史书上,更镌刻在一大会址这样的红色遗址中,每一次走进这些红色资源,心灵总会深受触动。“我们感受到幸福的今天,就是百年前革命先驱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明天,是光辉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作为电影人,用光影的方式,讲好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回想创作的日子,黄建新感慨万千。五年多的时间,从剧本到后期,整个团队怀着敬畏心在战斗,“终于在建党100周年的日子完成,这感觉很神圣”。导演相信,随着史料不断被充实,这部作品能开拓出主旋律创作的新空间,用契合时代的语境让全年龄段观众尤其是青年人拥抱主旋律作品。

  主创的冀望正在变成现实。剧组里的年轻人在历经《1921》的拍摄后,都有如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经历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如影片中李达的扮演者黄轩所言,“我们触摸到波澜壮阔的建党历程,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这百年间是怎样走来的”,在新时代的青年心里,中国共产党人是战士、先锋、是追梦人,他们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最恢弘的史诗。

  现在,希望寄予青年。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