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骗局花样多,仔细甄别勿上当
源 / 互联网    文 /     2022年03月16日 10时05分

  2022年伊始,新冠疫情在国内多地反复,在全民抗疫的时候,一些骗子却借疫情肆虐之时伺机而动,“核酸检测加急出结果”“改签退票”等一些新骗局频频出现。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广发信用卡温馨提醒,疫情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广大民众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切勿上当受骗。

  限期完成核酸检测否则负法律责任?可能是骗局!

  很多民众可能会收到类似短信,要求市民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否则将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防疫防控要求,各地疾控部门的确会发送相关短信,但骗子也正是借此冒充相关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此类骗局中,骗子主要是在短信中附加链接,诱导民众点击并要求民众填写身份证或银行账号等,借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甚至盗刷银行账号。

  广发信用卡中心反欺诈专家提醒,民众在看到类似短信之后,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各种陌生链接,更不要随意填写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避免个人敏感信息泄漏。

  交钱即可加急出核酸检测报告?一定是骗局!

  除了“限期完成核酸检测否则负法律责任”的骗局外,还有一种涉疫骗局利用某些民众急于拿到核酸检测结果的心理,以“核酸加急出结果”的噱头骗取钱财和个人信息。浙江的赵先生就曾因此上当受骗。因临时安排出差,赵先生想快速拿到核酸检测结果,此时他接到自称疾控中心人员电话称缴纳500元加急费用即可马上出具核酸检测报告,赵先生转完账之后才发现是骗局。有的不法分子会要求民众在相关钓鱼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在骗取钱财同时还非法获取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

  广发信用卡中心反欺诈专家表示,个人核酸检测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具备资质的医院或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通过健康码等官方渠道查询,不要轻信“交钱加急出结果”,避免财产损失。

  因疫情您的“票”需要改签退票?也许是骗局!

  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人的行程安排都会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提前预订的机票、火车票等面临退票或改签的情况。有不法分子会趁机发送带有“客服电话”或“官方网站”的虚假改签、退票短信,谎称航班、车次等被取消,诱导公众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或登录钓鱼网站,填写身份证、银行卡账号等敏感信息,借此盗取个人信息或盗刷银行账号。

  广发信用卡中心反欺诈专家提醒,如确因疫情影响需要退票或改签的,务必要在官方渠道上处理,不要轻信类似改签或退票提醒的信息、电话,不要轻易拨打类似信息中的电话、点击不明链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骗取钱财。退票或改签,只能自行登陆相关的官网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广发信用卡中心反欺诈专家表示,消费者一定要提高敏感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仔细甄别各类涉疫信息,增强自身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切勿轻易填写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保护个人资金安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