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建筑业、制造业、公用事业、IT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等这类基础设施相关行业,在为公众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同时,也贡献了约全球排放总量的70%。为了早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均释放出低碳经济转型方兴未艾且长期来看势在必行的积极信号,而各行各业的企业在缩小国家承诺与现实的差距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集保作为全球最大的循环载具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2021年已经实现了碳中和。集保不仅可以提供FSC (ForestStewardship Council,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0排放”碳中和载具类产品,也可以通过高匹配度的服务网络减少载具回收所带来的碳排放,助力企业逐步实现关于“碳排”的目标。那么,集保的循环载具是如何通过价值链合作实现碳减排的呢?
方案一:助力供应链脱碳
企业应该知道选择可持续的供应商,即采用可持续材料、流程和物流的供应商,是构建可持续价值链的重中之重。集保的全部托盘木材均为经FSC认证的可持续材料,一次性托盘的静态租赁只有替换为可持续的材料制成的托盘,才能实现有效的碳减排。根据IPCC 排放因子数据库(EFDB)测算:
静态模式,企业替换10万片自购木托盘(根据一般参数设定,5年折旧)为碳中和的循环载具后,一年可以减少碳排927吨。按照55元/吨的碳交易价格,约5万元/年。
带板运输模式(不回收),企业替换10万片一次性木托盘,一年可以减少碳排2762.47吨。按照55元/吨的碳交易价格,约15万元/年。
方案二:设计可持续产品
企业应履行自身义务,协助下游利益相关方实现碳中和目标,而设计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是企业的重要着力点。集保循环产品有助于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还可以通过可持续运营推动生产流程减排。从入厂第一公里到配送最后一公里,集保可以提供多元的环保产品,为企业提供从采购到加工,从田间到门店的整个上下游供应链服务。
方案三:采用下游绿色物流服务
下游物流是企业削减下游碳排放的另一重要考量因素。通过车辆电气化、使用可持续燃料、提升能效等手段促进自有车辆脱碳,亦或与环保型飞机、船舶和车队供应商合作,都是值得企业借鉴推广的举措。集保积极落实高频率的网络拓展,高匹配的网点选址,更短的发板距离,更快的回收服务,实现节能减排。
2021年,集保正式成为碳中和企业,集保的运营实现零净排放,并通过投资重新造林项目抵消了运营中无法消除的少量剩余排放量,通过种植的树木从空气中去除的二氧化碳的量远比集保业务运营中产生的多。这是集保实现脱碳承诺的第一步,现在集保正在积极努力,不仅仅是集保自身的整个供应链,还包括与客户合作,实现客户供应链运营的进一步的减排和脱碳目标。
集保宣布了可持续发展2035年目标,旨在打造“开拓再生供应链”,这将意味着打破消费与环境危害之间的联系,创建世界未来所需的供应链,致力于恢复大自然系统和加强社会可持续发展性的再生模式,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价值。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