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对房地产密集发声 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3月18日 09时37分

  本报记者 王丽新

  3月17日,A股房地产板块表现亮眼,特发服务、阳光城、世联行、天保基建、我爱我家、嘉凯城、苏宁环球、新城控股等13只地产个股均迎来涨停。

  截至昨日收盘,港股房地产板块上涨约10%,内房股整体走高,融创中国大涨59%、旭辉控股集团上涨近33%、龙光集团上涨超42%、碧桂园涨幅超28%、世茂集团涨幅超32%,中国恒大涨幅超17%,万科A涨幅超7%。

  有业内人士称,昨日房地产板块大涨,与3月16日多部委密集发声有关,但对房地产板块的投资仍然需要保持理性。

  多部委对房地产密集发声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随即,人民银行表示,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银保监会表示,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证监会表示,积极配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汇局表示,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总体而言,多部委密集发声,一是强调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二是强调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要求。

  如何防范化解风险受关注

  “金融委会议将房地产企业发展作为问题提出,意味着房地产企业问题的重要度提升。”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表示,会议表态内容对房地产企业释放了积极信号。

  “预计后期将会出台防范化解房企风险措施。”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着重“防范”,在需求的释放及融资端宽松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房企的销售及融资畅通,现金流得到改善,防范房企再发生风险;另一方面,是着重“化解”,细化支持收并购措施,加快风险出清,加快化解当前出现的风险。银保监会、证监会将加大对收并购贷款、发行收并购债券等融资方面,给予收并购更大力度支持。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各种渠道的地产并购类融资额度已释放超过1500亿元。此外,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有三家有所行动,“行动目标”均是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

  新发展模式方向在何处?

  金融委会议指出“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此前,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地产业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处于调整期,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刘水表示,因此,未来房地产企业低负债、低杠杆的经营模式将会受到鼓励,成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

  对此,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认为,新发展模式主要包含城市更新、租赁住房、轻资产发展等。国内目前住房模式还是以商品房为主,未来的市场供应主体应更加多元化,尤其会大力支持租赁住房的发展,包括完善租赁住房的配套措施等。房企也应该积极向该模式靠拢。

  关于房企的新发展模式,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提出的解决“大城市住宅突出问题”,需要房企更多参与到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市民住房需求、城市更新、老旧社区改造中,不仅是开发建设还有运营管理。这对房企来说是一个挑战,要在原有的“买地—建设—销售—交付”之后增加更多的“运营”,从资产管理、资产运营中获取长期效益。这个过程也需要“慢”资金的支持,使资金成本适度降低,让房企有条件挣“慢”钱,摒弃“资金—土地—更多资金—更多土地”的逻辑,走向良性循环。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