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超研究院:中国女性产康需求与消费图鉴
源 / 证券之星    文 /     2022年03月30日 14时55分

  随着8090后人群渐次迈入孕产期,其稳定增长的可支配消费能力、健康素养和时尚个性消费刚需,国外的产后康复先进理念和技术输入,加上二胎政策都迅速驱动产后康复成为近10年来中国井喷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研究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产后康复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达40%。

  中国医学专家认为,中国女性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产后恢复不全留下的隐患,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产后恢复。更主动、更严谨,也更科学的开展全方位的系统产后康复,产后康复是女性“第二次生命”的观点已经渐成行业和学界共识,并被消费者认可。

  北京兰超形体健康管理科技研究院立项研究,社科院出版社正式发布的《产后康复管理服务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被调查女性的产后康复指导需求存在较大差异。26-30岁的被调查女性“产后护理指导”的需求比例最高,为46.2%,31-35岁的被调查女性“饮食营养搭配指导”和“产后康复运动指导”比例最高,分别为49.6%和70.6%;36岁及以上的,需要“心理保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和“计划生育指导”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9.2%、33.6%和10.5%。

  不同地域、不同备孕情况、不同孩次和不同分娩方式的被调查女性对于所需的产后康复指导和项目都不相同,但是超过八成的被调查女性,都主动消费过至少一种产后康复服务项目,

  由此可见,产后康复行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多业态融合突破,母婴周边服务延伸,满足产后女性不同阶段的需求。

  高龄、高学历和白领人群更注重产后康复服务

  数据研究报告显示,84.4%的被调查女性购买过产后康复服务项目,消费金额5000元以上的达60.1%;产后康复服务消费在1万元以上的,为32.2%;其次是5001-10000元的,为27.9%;再次是消费3000元及以下的,为22.3%;消费3001-5000元的,为17.6%。

  从生育年龄看,36岁及以上的被调查女性消费1万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为39%,从被调查女性职业看,消费1万元以上的,体制内工作人员比例最高,为38.9%,其次是企业、公司员工,为38.2%。从受教育程度看,学历越高的被调查女性产后康复服务消费越高。此外,对于身材有更高期待和注重健康生活、饮食习惯的女性产后康复服务的消费金额都普遍较高,并且对于服务的消费是理性的。

  产后不适是导致女性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随着健康意识和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产后抑郁症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话题,社会理解并接纳产妇的异常表现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产后康复管理服务数据研究报告》使用国内研究常见的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本次调查显示,产后一年内女性抑郁发生率最高,计划怀孕的被调查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非计划怀孕的,顺产的被调查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的,产后出现不适症状的被调查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述“产后感染”、“分娩出血过多”的被调查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

  产后康复效果难以衡量影响市场最终转化

  《产后康复管理服务数据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产后康复服务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从知晓—需要—购买的消费决策与实施过程看,产康项目知晓度(98.8%)与需求度(94.7%)之间差别不大,而需求度与购买率(84.4%)之间存在距离,原因可能是源自产康市场项目冗杂、康复效果难以衡量以及个性化需求无法被满足等等。

  形体健康管理是产后身体康复管理的普遍诉求

  在产后身体康复管理需求中,形体健康管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47.4%的被调查女性将“难以恢复怀孕前身材”列为产后感觉身体不适症状,超五成的被调查女性认为生育是造成形体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形体康复成为产后女性身体康复管理的热点。

  数据显示仅11.9%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自己“形体均匀”,而95.9%的女性都赞同“好身材使女性更自信”这一观点。可见对产后身材恢复的诉求是女性的共识,也是她们增强对生活掌控感的一种表现。因此数字化形体健康管理是女性产后身体康复管理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数字化形体健康管理从体形、体态、体成分等多维度评估产后女性的形体健康状况,以可视化、可追踪的报告形式获得消费者认可。并且为消费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形体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上千种定制化营养方案和上百种定制化运动方案,搭配美体用品方案,以综合方案管理形体,达到形体健康和形体美的目的。

  对于美和健康,被调查女性赞同“要美,更要健康的美”比例最高,这也正是数字化形体健康管理的宗旨和出发点,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为产后女性形体康复保驾护航,让产后女性的形体美得健康、美得科学,不断创造更好的自己。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