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城乡发展演变的规律 贯彻落实好提升行动方案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5月13日 09时08分

  如果说农村人居环境2018—2020年三年整治行动是“通通车子,刷刷档子,净净茅子,埋埋管子,扫扫院子,美美村子”,那么2021年12月启动的五年提升行动就是在上述目标基础上增加了“装装瓤子,理理票子,捋捋胡子”的美好期许。简言之,就是要让有条件的乡村居民享受与城市一样的人居环境,同时拥有城市不一定具备的美丽田园景色。

  在新启动的五年提升行动中,要尊重“三个规律”、抓好“三个统筹”,努力把事情办好,铺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精彩画卷。

  尊重城乡发展演变的规律。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和乡村演变规律证明,经济越是发展,乡村就越是萎缩。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空心村”现象也日益凸显。2019年初,中央农办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类。那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要分类推进,既不能搞千村一面,也不能搞大拆大建,对于批准新建住房可以对标智慧城市发展趋势,要求该具备的一步到位,该预留接口的做好衔接。

  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三年整治行动”和“五年提升行动”都提及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管护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反复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多年来,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表明,要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有公共品属性,也有非公共品特征,不能过分强调政府公共投入,既要考虑前期投入的市场化,更要关注后期运行的市场化。

  尊重软硬环境协同的规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是不是美丽乡愁就能留得住呢?不尽然。发达国家农村也在萎缩,发达地区农村也在凋敝,要留住乡愁,首先必须得留住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让农村留得住人,单靠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件改善是不够的,还要重视乡风、乡情、乡土文化等软环境协同推进。要以人为本分析不同人群的诉求,对于返乡创业人员更要同步推进创业与生活环境改善。

  统筹“五位一体”与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侧重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位一体”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但肯定不是割裂的。任何单一方面的振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只有“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既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条件,也要对标对表乡村振兴目标要求,更要基于本土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实际,系统谋划、配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软硬件,分类分步实施。

  统筹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基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共同富裕时代背景要求,贯彻落实好提升行动方案。

  统筹一次投入与长久运维。可以用“一次改善重成效,长久运维可持续”来概括,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做好规划设计,将前期投入与后期运维相结合,既不能重建设轻运维,也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提高标准;二是因地制宜精准设计“一次建成”,避免“建了拆、拆了建”,同时重视施工成本测算与运维效益考核;三是既重视可持续运维经济、便捷、高效,也能实现临时停运与迅速接续。

  (作者王玉斌 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