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BD遇上老年人,综合治疗策略提高患者总体治疗结局
源 / 互联网    文 /     2022年05月19日 15时09分

  2022年5月19日是世界IBD(炎症性肠病)日,今年世界IBD日主题定为“IBD不分年龄”,老年人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患者群体。在IBD患者中,老年人是面临困难最多的群体之一。在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受疫情的影响,药物可及性的不足,困扰着老年慢性病患者。

  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董卫国教授指出:“长期患病的老年人,也会面临精神心理问题。当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IBD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十分重要,它可以改善IBD患者的预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王化虹教授表示:“IBD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疾病,关注IBD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是IBD专家和精神心理专家共同关心的课题。老年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治疗面临着多重挑战,实现老年患者从疾病治疗到心理愈合需要更多临床工作者及心理科专家在内的多学科诊疗协作。以患者为中心,以综合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总体治疗结局,需要医护人员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以患者为中心的IBD治疗

  近些年来,IBD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治疗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吴开春教授表示:“20年前诊断一个比较难的IBD像克罗恩病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现在普遍地平均下来可能只需要3个月就能诊断。”

  在IBD治疗上,新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对于IBD老年人来说,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如果药物没有纳入医保,个人经济负担也会很重。

  吴开春教授指出:“长期服药对于老年患者来讲,会有不少负担,一方面减少服药的次数,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医保目录内药物都可以帮助到大多数患者。以一线治疗药物美沙拉秦为例,现有的缓释颗粒剂型,吞咽方便,也降低了服用次数到一天1或2次,方便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教研室主任钱家鸣教授也对如何帮助老年患者提高依从性十分关注,她介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可以用水送服,解决了很多老年人吞咽困难的问题。老年人记性不好,容易漏服。更重要的是,微丸剂型的缓释颗粒,可以与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药物分开服用,避免了相互作用,医护人员也在从细微之处关注老年患者的需求,对他们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心理健康与IBD患者治疗终局

  为探索中国IBD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IBD学组IBD-心理协作组于2021年9月至今开展了“益心关爱-管理IBD患者心理健康”项目,该项目由益普生多元健康及赛诺菲公司支持,共有来自全国42家医院60余名消化科与心理科医生参与,目前已圆满结束。

  项目通过抑郁PHQ-9、焦虑GAD-7、睡眠质量PSQI以及IBD-Q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发现58%的IBD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61%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大部分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王化虹教授介绍:“IBD患者的腹痛、腹泻十分严重,一些患者每天都会腹泻,每天十几次排便,如果不控制这些症状,这些患者就无法正常生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心理协作组组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董卫国教授强调:“IBD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需要终身治疗,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反过来又会加重IBD病情发展,增加IBD预后不良的风险。这就需要消化科医生,重视IBD患者心理问题,并通过MDT的方式联合心理科医生对IBD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部分患者需要精神药物的治疗。”

  提升药物可及保障患者用药需求

  由于疫情的反复,很多老年患者也面临药物可及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加速,“院边店”在慢病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落地,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的“院边店”,帮助IBD老年患者实现了就近就医,一站式购药,逐步成为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补充。

  钱家鸣教授建议:“在疫情期间,对于十大慢病的患者,可以一次开2到3个月的长处方,患者可以多开一些药物。现在对于IBD,患者数量还没有这么大,所以现在长处方政策还没有让IBD老年患者享受到。当前,在药店的帮助下,很多老年人通过药店购药的方式,解决了疫情下用药难的问题。希望在未来在政策上,可以关注到IBD患者,能够通过长处方的方式,让他们可以适当多开一些药。”

  王化虹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医保政策对于慢性病用药,给予了一些宽松的政策。对于IBD患者,现在的政策下,药店、互联网医院可以解决一部分老年人开药、用药的问题。随着我国IBD发病率明显的上升,也希望关于IBD慢病管理的职能也要下沉到基层,如果社区能够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对于改善IBD的治疗会很有帮助。”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