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成品油价“破10” 促使能源转型率先在中国开花结果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6月15日 09时52分

  ◎记者 陈其珏 朱绍勇

  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下午宣布,自当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

  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10次上调,部分地区最高油价更首破10元/升。这两个“10”在全球通胀愈演愈烈、石油地缘格局出现重大嬗变的当下,格外引人瞩目。

  短短半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连续调涨了10次,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能绝无仅有。据业内机构卓创资讯独家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3月26日新版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未有过半年内10次上涨的前例,最多只有过9次上涨。在202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期间,国内油价曾出现9次上涨,且不是连续上调,其间伴随下调与搁浅。

  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角度看,目前间隔10个工作日的调价频率无疑更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对消费者来说,调价频率快了之后,成品油对原油价格上涨的传导也更迅速,受高油价的影响也更显著。

  本轮调价后,国内92号汽油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95号汽油则正式迈入“10元时代”,甚至有少数地区的95号汽油突破11元/升,如海南调价后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为10.43元/升,95号汽油为11.1元/升。

  对一些开了二三十年车的“老司机”来说,每升10元以上的油价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一些车主慨叹:“加一箱油,够买一台自行车,加五箱油,能买一台电动车。”

  对广大“开车族”和物流运输等用油单位来说,高油价意味着成本更高,但也会倒逼更多人购买使用成本低廉的新能源车。

  而对以石油央企为主的国家能源保供体系而言,高油价意味着进口原油的负担更重,能源安全进一步受到威胁。

  作为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的国家,中国还是需要对未来油价的进一步攀升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有必要广开“油路”,从全球寻找更多原油进口渠道,以避免部分产油国投高油价之机行取巧之事。

  其次,有必要加快打造能源定价中心,让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地位真正凸显。毕竟,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石油最终要退出能源的舞台中心。每天进口超过1000万桶原油的中国应抓紧利用这一契机,切换身份,参与治理,真正掌握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最后,有必要对国内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基建等开支负担明显增加的下游用户做好“托底”准备,同时继续大力推广新能源,让能源转型率先在中国开花结果。

  相信,等到新能源站上中国能源舞台中心的那一刻,油价将不再是我们焦虑的话题,几代人引颈而望的能源独立也将最终实现。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