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7月26日 09时23分

  今年以来,在美元指数冲高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非美货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但人民币却表现相对坚挺态势,且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增强。

  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3区间震荡前行,但随着外部俄乌冲突的风险溢出和美联储正式启动货币收紧政策,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局面,催生了人民币汇率从4月开始的一波急跌行情,其间一度跌破6.8,至5月中旬止跌企稳,围绕着6.7一线上下波动。

  截至7月21日,美元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过11%,欧元、英镑和日元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在10%-17%之间,人民币则贬值5.8%。从多边汇率来看,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0.1%,这意味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特别提到,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最大振幅为7.8%,相当于其他七大储备货币同期最大振幅均值的66.8%,2020年和2021年则分别为55.2%和36.4%。

  他进一步称,汇率灵活性增加,有助于及时释放压力,避免预期积累,有助于发挥汇率浮动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反倒是汇率政策僵化,既可能掣肘国内货币政策,又可能影响外国投资者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述。分析认为,汇率波动是跨境资本需要面对的天然风险,但若汇率因干预过多而未能跟随资本流动及时调整,就会出现汇率“僵化”而导致避险工具失灵,或将引发跨境资本的恐慌,反而不利于汇率的长期均衡稳定。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经历了多次人民币汇率急跌的挑战和资本流向逆转的冲击,市场韧性日益彰显。管涛指出,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包括汇率浮动弹性升高。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怎么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展望后市,人民币或仍有三方面的潜在压力,包括美元指数拐点未现、国内经济基本面快速修复预期松动及银行售汇压力提升。

  他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一方面有中国出口强劲的支撑,另一方面或仍承受美元指数上行的压力,多空力量相对均衡下,人民币近期走势或更多地取决于A股市场的表现,股汇联动效应有所增强,本质则反映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

  中期来看,后续需要关注国内出口变化以及美元指数趋势,若出口维持韧性,美元指数因美国经济基本面进一步下行而出现拐点,那么人民币或有望重回强势。

  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看来,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仍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多方面因素将支撑上述判断。

  第一,中国经济企稳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向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将继续发挥支撑人民币汇率的根本性作用。

  第二,中国的外贸和外资发展韧性较强,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层面的资金仍会是流入的基本盘,有助于外汇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

  第三,市场主体汇率预期基本稳定,保持“逢低购汇、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

  此外,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不断地优化,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居全球首位,仍然发挥着稳定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当然,人民币的走势会受外汇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波动,可能有上升、有下降,人民币汇率还会保持弹性和双向浮动,总体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王春英说。

  管涛则强调,各方要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涨跌和资本流动波动,不必过度解读、过度反应。同时,也要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拟定预案、有备无患。特别是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风险中性意识,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完)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