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三大巨匠之一——黄国强教授的艺术之路
源 / 互联网    文 /     2022年08月15日 14时29分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国家的关注与支持下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的顶级艺术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是现今清华美院前身,是中国顶级艺术院校。在中央工艺美院中,有三位艺术巨匠,以极高的成就,被誉为“清美三大巨匠”。他们就是享誉国际的画坛大家吴冠中、张仃、黄国强。作为三大巨匠之一的黄国强教授,同样以高度的艺术成果,为中国艺术教育做出卓越贡献,受到了来自诸多巨匠盛赞。

 

  赤道之子——黄国强

  黄国强,又名黄炎,号赤道之子,清华美院元老教授。他以笔墨化作热忱,为祖国山河立传,为世界人民画像;他卓越的艺术才能,空前的艺术追求,高尚的艺术境界,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和敬仰。著名画家吴冠中,与黄国强为多年同事好友,两次亲笔信赞扬其艺术高度,赞扬他的作品“怀抱山河恋古今”,并说“我很欣赏黄国强的艺术”。

 

  吴冠中写给黄国强的亲笔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今清华美院)全院的师生员工前往河北李村劳动。其中就有吴冠中与黄国强二人同住在一个老乡家中,就像吴冠中信中所写“我曾经和黄国强睡在同一个炕头上”。

 

  吴冠中(左一)黄国强(右一)

  70年代黄国强与吴冠中结下五十年的艺术之缘

 

  黄国强和吴冠中真正成为知己,就是在李村之间。在近距离的接触中,两个年龄相差十三岁的艺术家彼此发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黄国强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在李村的土炕上无数次探过艺术问题。黄国强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感情,笔墨是随着感情走的,没有感情的笔墨不能打动人,也就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吴冠中对他的这一艺术理念表示赞同,因为吴冠中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也是不被物象的外表所束缚,注重抒发真实情感和内涵。

 

  黄国强教授作品赏析

  黄国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画家对祖国和人民没有感情是画不出好作品的。我在李村住了三年,对那里的山山水水都有着很深的感情,房东家院里有棵大梨树,春天满树繁花,像雪一样洁白无瑕,让人忍不住想拿起画笔描绘。还有那么多有故事的风景区,都很有特色。当时只是想用画笔把这些去过的地方记录下来,现在看到这些速写,感到很亲切,也觉得很有意义。”就这样,黄国强先生在这陌生的农村里,扎扎实实的体验了生活,当他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走进广袤的田野,才发现看似平淡的土地上,蕴藏着那么多丰富的创作资源。在与老百姓朝夕相处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收获了真情和感动。

 

  黄国强教授作品赏析

  “练眼睛比练手重要,只有通过眼睛发现美,才能用手表现出来。艺术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必须要去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只有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才能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大自然博大深远的结构,把握对大自然气韵的情感,这是画家应有的胸怀。”吴冠中对黄国强提出的观点高度赞同,而且对其创作的作品非常欣赏,认为黄国强的作品饱含着真挚的感情,完美的体现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并亲笔写信给黄国强的个人展览作序。

 

  吴冠中写给黄国强教授的亲笔信

  吴冠中在信中说道:“爱祖国,爱祖国的人民和土地;爱艺术,爱真挚的感情,尊重艺术的规律。黄国强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艺术工作者。同道们都了解,由于不正的政治作风和庸俗的艺术观点往往易泛滥,在实践中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且不容易,黄国强同志是坚持者。他用自己的眼睛看敦煌艺术,根据自己的感受再创作。这个“自己”包涵着对传统之爱和对西方艺术之爱,包涵着对艺术形式科学的尊重。作者用同样的态度作国画,画陶器挂盘,画生活速写。在形式和内容,具象和抽象,东方和西方等一系列有关创作的根本性问题中,黄国强同志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作品体现了他的见解。我同意他的观点,欣赏他的作品。——吴冠中”

 

  黄国强(右一)与张仃(中)

  除了吴冠中之外,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美协常务理事、中央工艺美院院长(现今清华美院)张仃对黄国强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是黄国强在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也是一起共事多年亦师亦友的同事。他们一起共同研究焦墨艺术几十年,共同将焦墨艺术推向了近现代的新高峰。90年代,张仃为黄国强教授展览题序,并赞其“天道酬勤”。张仃院长赞道:“他的画作很朴实,不故弄玄虚,没有故作惊人之笔。这样的作品也许是为‘智者’所笑的,所以他一开始就以‘拙人’为笔名,表明了自己的创作态度。”

 

  张仃写给黄国强的亲笔信,赞其“天道酬勤”

  黄国强教授的作品蕴含真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为世界人民画像,创造了一批极具艺术研究价值的艺术佳作。在黄国强教授的作品中也能深刻感受到,一位热带赤子、炎黄之子火热的情感和沉厚的爱。黄国强教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他所做出的贡献,赢得了无数人的欣赏和敬仰,也在这艺术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