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处暑:秋日美景铺陈来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8月23日 09时54分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当二十四节气的时钟拨动至处暑,炎夏的滚滚热浪如潮水般退散,灼灼骄阳变得温和可亲,凉风送爽,天朗气清。“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仿如自然律动中的一个休止符,自此天地重归寂静辽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时节,老鹰在天空盘旋着捕猎鸟类,天地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逐渐成熟。岁月炎凉的牒文在此交替,我们终与夏日告别,迎接新秋。

  对于苦熬盛夏的人们来说,最喜的是处暑的凉爽。“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在陆游看来,四季各有其美,但最舒服的还是暑热消尽的新秋时节。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最炎热的是大暑,其次分别是小暑和立秋。与立秋相比,处暑显得更加“实在”。立秋给人们带来的是对秋日的期盼,秋天的味道还很难品出,处暑则携带着阵阵清风,似有点秋天的韵味了。人们常说立秋不是秋,从气象意义上,真正的秋日,在处暑之后才姗姗来迟。

  盛夏的暑气正式落幕,秋日的美景铺陈开来。处暑是出游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细心人会发现,此时天空的云彩越来越美,天高云淡,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在北京潮白河畔,但见鹭鸟在河水之上翩跹起舞,浅水处不时有小鱼跃出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芦苇虽还是青色,但夏日的燥热已被风吹走,天空在晚霞映衬下流光溢彩,不禁感受到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由恬淡。

  从时间上来说,处暑与中元节十分靠近,所以民俗上大多与中元节相似,如祭祖迎秋、放河灯等。放河灯也称“放荷灯”,在底座上放上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人们的饮食起居也日渐发生变化。汪曾祺说:“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总想吃点好吃的。”民间认为,夏季过于炎热,人体损耗比较大,所以到了秋天要进补,但是又怕秋燥伤人,于是只能选择一些中性或者是凉性的肉,家禽鸭子就成为不二之选。正如民谚里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南方有处暑吃鸭肉的食俗。苏州人处暑要吃“鸭子宴”——鸭子做好以后先分给左邻右舍品尝,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讨一个无病健康的好彩头。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这时海水温度依然偏高,鱼虾蟹贝肥美,正是捕捞的大好时机。浙江象山每年处暑前后都举办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祭海开渔仪式后,渔民们扬帆出海,千帆竞渡,收获满满。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显得有些低调,它的名字既不像立夏、立秋那么鲜明,也不像惊蛰、谷雨那样灵动,往往在不经意间便过去了。但处暑却蕴含着天地之大美,生命之智慧。“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没有处暑,炎夏将永无止境。人生不能永远只有攀登,当经历过繁盛的生长期,我们终将迎来沉甸甸的收获期。绚烂只是人生的一瞬光景,成熟才是生命的本色。

  (作者:赵斌艺)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