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仍要时常“回头看”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8月24日 09时25分

  近期,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双减”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以往“培训火热”问题在今年暑假前半段并没有发生,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现象得到了较好控制,非学科类培训服务价格平稳,培训退费纠纷得到有力化解,校外培训治理态势积极向好。这说明“双减”政策中,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规定目前执行得比较到位。

  不过,调研同时也发现,一些违法违规培训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个别机构和个人打着“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研学旅行”等各种旗号,仍在违规开展相关培训。一些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转入“地下”,使查处这些违规行为的难度不断加大。

  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如果还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那么家长对分数的追求决定了学科培训依然有一定的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而且,单纯追求分数必然加剧“内卷”,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对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仍要时常“回头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同网信、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等单位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加强排查巡查,集中整治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和学前阶段线上培训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要不断健全隐形变异违规培训预防、发现、认定和查处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一销号,持续营造打击违规培训的高压态势;其次,要继续盯紧非学科类培训价格,严防恶意涨价和天价培训侵害学生家长利益的行为;再次,要严格落实预收费监管要求,有效避免培训机构由于无钱可退等原因产生的“退费难”问题发生,全力以赴打赢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巩固战”,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拥有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假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丹)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