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绑架”家长 折射的家委会角色错位问题不容忽视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09月08日 09时46分

  据北青网9月6日报道,近日,在广西柳州某学校的一个家长群,家委会要求群里家长们凑钱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家委会要求退出家长群。

  每逢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物令不少家长纠结不已。而对多数教师而言,最想获得的礼物并不是什么物质奖励,而是学生和家长的真心认可。因此,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心意,并不在于有形的礼物,更在于发自内心的祝福。

  作为担负家校之间沟通交流重任的家委会,遇到这种时候本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倡导家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家委会却走偏了道,甚至有的鼓动家长集体为教师购买礼品。

  于是,不管家长们是否愿意,一些家委会都会乐此不疲地自我“加戏”。家委会“绑架”家长,并非个例。此前就有家长爆料,去年教师节前夕,广东深圳某中学一班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后查实,学校教师均未参与此事,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将集资退还家长。

  两起事件的具体情形不同,性质却如出一辙。所谓的“倡议”看似“自愿”,实则有“绑架”家长之嫌。即便有家长不愿意,但碍于情面也只能不吭声。家委会屡屡自我“加戏”,背后所折射的家委会角色错位问题不容忽视。

  家委会如果成了取悦老师的“终南捷径”,或者异化成学校和老师的“提线木偶”,不仅有悖设立初衷,更会对教育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被“绑架”的家长固然敢怒不敢言,而一旦纯洁的家校关系变了味,也可能会害了老师。

  近年来,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教师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要求教师坚守廉洁自律,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而如果以家委会的名义为教师购买礼品,会将老师逼入尴尬境地,甚至害了老师。还是别再让老师为难了。

  值得肯定的是,不是所有家长都对家委会的越界行为保持沉默。深圳和柳州的两位家长敢于向家委会说“不”,表达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这也警示家委会要恪守边界。目前,柳州教育局已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老师们也应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在今年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家委会要发挥正面功能,让家长们不再为送礼的事情而焦虑,让老师们过一个风清气正、心情舒畅的节日。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