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的常青树在新时代茁壮生长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0月21日 09时55分

  刘采萍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近日透露,中国演出市场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七成,观众群体呈年轻化趋势;中国演出机构为应对疫情影响,积极转型,小剧场、沉浸式演艺成为新的增长点。

  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的兴起,被看作是一股“新演艺”潮流的重要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剧场出现在城市街头巷尾。它们或为一间茶馆,或存身某栋写字楼的公共空间,甚至可能就开在一间民宿里;一旦这里的演出深入人心,就渐渐变成一道人文风景,甚至成为城市文化名片。这样的小剧场,对观众和城市的影响,已不能完全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沉浸式演出”是小剧场的魅力之一。这种演出通过环境营造、剧情互动、多感官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与传统演出区别开来。它调动观众的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观看”演出。并通过互动,带观众参与剧情,获得不一样的观演体验,非常符合追求个性化和存在感的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受到他们的青睐。

  根据国内主要票务公司的数据分析,2021年我国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岁至39岁的年轻人,在购票用户中占比高达76%。而这几年在演出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文化机构和演出品牌,有不少都经历了“小剧场赢得基础粉丝——互联网强势出圈——迎来市场全面认可”这一规律。年轻观众群体对演艺市场的影响力和需求,正日益体现出来。

  目前,小剧场数量不断增加,形式多样化。在这些小剧场里大展身手的“新演艺”,也显露出几个特点:除了沉浸式演出和大量引入科技手段等演出形式的创新之外,小剧场演出的舞台离观众更近,更关注现实问题与时代风尚,在线下观众和“云观众”中,产生影响也更快。这些都让小剧场表现出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推出和推广更多优秀作品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因此,它们必将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发挥更大作用。

  当下,正在积极恢复的中国文化演出市场,不仅小剧场、沉浸式演出日渐兴起,还出现了虚拟演出、线上演出等日益被观众接受的新形式。这些变化值得业内人士认真思考:我们该如何让这种文化现象,从“爆款”变成趋势,让文艺的常青树在新时代茁壮生长,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