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汉服版权有效转化的经营路径
源 / 新财网    文 / 新财网    2022年10月26日 10时39分

  你知道汉服“江湖”有哪些门派吗?为什么说“一入汉服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昨天,始建于1559年的上海豫园迎来首届汉服创意与汉服版权论坛,上海汉服版权中心编制的《中国汉服产业发展报告(2022版)》在论坛上首发。

  汉服为何能成为热点

  去年9月,上海市版权局在东华大学设立国内首个中华传统服饰版权综合服务平台——上海汉服版权中心,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原创设计提供全方位的版权服务。作为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在由上海汉服版权中心主办的首届汉服创意与汉服版权论坛上,来自服饰史学、知识产权、艺术设计、文化传播和市场运营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多维度探讨汉服的未来发展之路。

  在上海汉服版权中心负责人蒋智威看来,“汉服”成为现象级热点,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是制造“汉服”时尚话题的宝库;二是没有受限于流行趋势的预测、没有国际品牌的对标打压,为创建独一无二的“汉服品牌”赋予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三是丰富的历代服饰和成熟的服装产业链大大降低了“汉服设计”和“汉服产业”的准入门槛,这也是“汉服同袍”热衷参与的基础条件。

  探索汉服版权转化路径

  今年7月,某国际品牌“抄袭马面裙”引起轩然大波。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教授卞向阳看来,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借鉴、改造、重组等手段,对中国服饰形象进行诠释,这种“他我”视野下的本质是艺术家、工匠和民众对中国的想象。

  “汉服行业的发展,首先在于‘文化的自知’。”卞向阳提出,中国风格的意义重建,要以中国风格唤醒中国意识、丰富创意内涵、弘扬中国文化。“越来越多设计师正逐步介入传统服饰元素的运用,尽管它们外表可能不太像宋制、明制这样标志化。只有让产业更快发展,我们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多产品和选择,穿汉服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提到,在汉代已有根据季节选择服装色彩的“五时色”制度;传统服饰中还有对应自然景物变化的“四季花”和“节令物”装饰风俗。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还有利于将中国古代服饰文明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使其服务于今人。

  艺述事管理合伙人黄慧毅建议,可以将汉服元素融入文博IP,共同开发纹样图案。“文博IP和汉服都是一种文化标志,具有被广泛接受的文化属性和艺术价值,可以通过联名在文化艺术爱好者圈层轻松达到1+1>2的效果。”

  蒋智威介绍,就汉服的原创设计与开发,上海汉服版权中心重点围绕“两点六维度”展开。“两点”指的是“纹样图案”和“品类单品”,“六维度”指的是“历史遗存的再创造”“新型材料的再应用”“科技手段的再表达”“服务场景的再拓展”“应用领域的再衍生”和“品牌建设的再赋能”。通过合法授权、转让和经营等商业活动,实现汉服原创设计的商业转化与价值倍增。上海汉服版权中心将携手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商业运营机构,通过“授权商业运行平台”和“授权合作机构”两种形式,探索汉服版权有效转化的经营路径。

网友讨论
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符
热门评论

建议及投诉热线010-85869906

广告刊登热线010-858622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路透社 | 华尔街日报 | FT中文网 |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ECIF) |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 © 2008-2030 北京大白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8172号-1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站所刊部分稿件为网络转载,若有侵权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网站对所转载内容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请网民对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自行判断。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账号注册
账号注册

*昵       称

*输入密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电子邮箱

*国家地区

*省       份

*出生年份

*性       别  男          女

*从事职业

*从事行业

请您留下正确的联络方式,以便我们能够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手机号码

填写您要订阅的邮件
  •   我愿意接受有关新财网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有关其他网站和产品的新功能或活动的信息
  •   我愿意接受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特别优惠的信息